石家庄市的县合并变化历史如下: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省会。自 1949 年建市以来,石家庄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合并。
1949 年,石家庄市建市初期有藁城、赞皇、元氏、新生四县。1952 年,为了精简行政层级,原赞皇县并入藁城县,新生县并入元氏县,石家庄市下辖藁城县和元氏县两县。
1958 年,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的背景下,石家庄市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藁城县和元氏县撤销,设立石家庄县,下辖多个公社。这一变革标志着石家庄市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划的"单县制"。
之后的几十年里,石家庄市的县级行政区划保持相对稳定。直到 1993 年,石家庄市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3 年,石家庄县撤销,设立平山县、行唐县、灵寿县、深泽县、无极县、赞皇县、新乐市7个县(市)。这次调整使石家庄市重新恢复了多县并存的格局。
2000 年,石家庄市又进行了一轮县级行政区划的变革。灵寿县并入深泽县,新乐市并入赞皇县,石家庄市下辖平山、行唐、深泽、赞皇4个县级行政区。
2008 年,石家庄市政府决定,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从 2009 年1月1日起,将深泽县并入平山县,赞皇县并入行唐县,石家庄市最终只保留平山县和行唐县两个县级行政区。
2019 年,石家庄市政府又决定,为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平山县和行唐县正式撤销,设立石家庄区。至此,石家庄市的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了由多县到单县再到无县的演变历程。
总的来说,石家庄市县级行政区划的变迁经历了从多县并存到单县制,再到重新恢复多县并存,最终演变为无县的过程。这些变革均旨在推进石家庄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未来石家庄市的行政区划还会根据实际需要继续调整和完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