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北省邢台市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存在大量的"老赖"人群。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邢台市"老赖"人数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邢台市法院共有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19.38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近5%。其中,单一案件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人员有16.5万人,被列入多起案件的"老赖"有2.88万人。从占比来看,前者占总"老赖"人数的85.1%,后者占14.9%。
这些"老赖"群体分布在邢台市36个县(市、区)之中,其中失信被执行人数量最多的前5个区县分别是隆尧县(3.42万人)、沙河市(2.78万人)、南宫市(2.55万人)、广宗县(1.78万人)和巨鹿县(1.75万人),占全市总量的61.2%。
二、"老赖"欠款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老赖"人员共欠债务高达219.75亿元,人均欠款约11.4万元。其中,欠款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4.48万人,占比74.8%;欠款100万-500万元的有4.28万人,占比22.1%;欠款500万元以上的有0.62万人,占比3.1%。
可以看出,大多数"老赖"欠款较少,但也有少部分欠款巨额的高风险人群。这些高额欠款的"老赖"大多来自于一些大型企业、房地产公司以及个人商贷等领域,给相关单位和地区的金融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三、"老赖"行为特点
通过对这些"老赖"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表现:
1. 故意逃避履行义务。很多"老赖"明知自己存在法院判决的债务,却刻意隐藏财产、转移资产,逃避执行。
2. 恶意逃避联系。不少"老赖"在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后,就切断了与法院、债权人的一切联系,拒不配合执行。
3. 肆意破坏秩序。一些"老赖"为逃避执行,采取暴力对抗、侮辱威胁等手段,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4. 多次重复失信。在被执行后,有些"老赖"重复实施失信行为,频繁进入失信名单,屡教不改。
总的来说,邢台市"老赖"群体数量巨大,欠款总额巨亏,且行为模式恶劣,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执行措施,切实遏制"老赖"行为的蔓延,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