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李连成 通讯员李红叶、左文增)今年以来,唐县立足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转变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全力打造“数字人社”服务名片,以数字化为小切口,撬动服务民生场景,有效提升人社门服务效能和水平。
“直播带岗”促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最的民生,积极克服疫情防控影响,推行“直播带岗”模式,搭建就业新平台。今年以来共举办直播带岗活动4次,涉及27家企业、1214个岗位,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到5704人,在线达成就业意向67人。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等专项行动,各类线上专场招聘会38次,累计发布京津冀用工企业701家次,提供用工岗位3.3万余个,网上点击率累计达3.55万次,达成就业意向820人。
养老认证“零跑腿”。推行“自助认证为主、静默认证为辅、人工认证补充”的养老认证工作机制,方便群众更贴心、认证服务更暖心。自助认证“不打烊”,在社保经办服务配备自助认证设备,乡镇基层设立服务平台,方便群众现场认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自助认证,开通24小时自助认证客服电话,随时解答群众认证中的实际问题。静默认证“不见面”,结合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与公安、民政等门进行数据共享,通过数据比对获取待遇领取人员信息,不需要领取人重新认证。人工认证“不出村”,在全县345个村设立社保资格认证员,对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劳动“云办案”。公开投诉电话、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畅通农民工网络渠道,实现“不见面”受理投诉新模式。做好欠薪平台、12345电话热线等欠薪线索化解工作,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置欠薪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回复12345电话热线线索105条,解决欠薪平台线索35条,接到投诉电话637个,解决欠薪案件35件,涉及709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790.83万元,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案件2起,实现根治欠薪“动态清零”。
公共服务“一网通”。筹措资金54万元高标准人社综合服务,涉及260项人社便民服务事项全入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今年以来,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助企纾困政策,对全县332家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申报、免审即享的方法返还稳岗资金239.58万元。在全县20个乡镇及社区办人社基层服务平台配备人社自助服务设备,在345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设置人社基层服务账户。推行社保卡“一卡通”便民服务,依托电子社保卡,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惠民惠农资金及医保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