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李海峰、刘宁、魏鑫鱼)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的胡鑫宇事件、山西介休13岁男孩被逼吃粪便等事件,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强烈关注。河北威协因势利导,连续三年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类提案作为重点提案予以督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年三月,威协围绕《我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引起关心和重视》《关于提高我县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共服务水平》等提案,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内小学、初中、高中、职教中心、专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在全县范围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10万多份问卷,选取500名学生、600名职教生、500名高中生、600名初中生、600名小学生作为精准调研对象,座谈会6场次,了解青少年所思所想所忧所愿,汇集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较为完善的调研报告。
近日,威协远程协商暨提案督办座谈会,以“线下+线上”的形式举行,邀请教育专家、北京知名心理教育专家和本地教育、卫健、政法门及团委妇联等一线工作者30多人,面对面交流沟通协商,对提案和调研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深入探讨,推动远程协商和提案办理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搭建起京冀协同合作、协商交流的平台。
威县常屯中学校长尹建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切身感受。他建议卫健门把幼儿心理健康纳入儿童心理健康早期筛查,让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卫健门与教育门合作,开展“医教融合”体系,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工作。
协、有30年教龄的县一中教师赵代刚,连续两年撰写相关提案:“有的乡村学校特别是村级教学点,没有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有的教师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加上职称评聘困难,成长和稳定受到影响。”
“今年5月,县教育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结合全员心理健康普查,遵循不同学段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六个一’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要将这项活动常态化坚持下去……”,县教育副长耿尚言对提案进行答复。
针对农村的心理健康工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空屋子”“空牌子”现象,北京心理教育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提出化解之策:加强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加强基层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队伍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为当地培养一支“永不撤退”的专业队伍;加对乡镇乃至村一级心理健康服务硬件平台的投入力度,将心理服务平台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等等。
与会人员听了专家学者的讲解,茅塞顿开,备受鼓舞。随后,家围绕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基层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等进行了“线下+线上”深入交流。
在调查研究中提出真知灼见,在多层协商中凝聚广泛共识,找到最公约数,画出最同心圆。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医疗”等协同发力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协李东强希望县直相关门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降下来。协也将持续问效,共同呵护阳光少年,构筑心灵家园,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