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在雄安新区举行。该联盟由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发起,邀请与四校特色优势紧密相关的分企业、科研院所及河北分高校参与。
为什么要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
今年3月,委、会在雄安新区主持座谈会,与首批四所疏解到雄安新区的高校一同研究讨论推进协同创新的机制措施。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正是深入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河北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座谈会工作署的具体行动。
“为了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河北委、和教育给予了量支持和指导。”北京交通学校长余祖俊表示,经过近半年筹备,他们了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工作规则》《雄安四校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并研究了《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近期重点工作计划》。
据了解,联盟初期成员单位以北京交通学、北京科技学、地质学(北京)、北京林业学为主,同时邀请了河北工业学等属高校9家、河钢集团等有关企业12家、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9家,后期还将吸纳新一批成员单位加入。
联盟的对探索高校间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有序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副长张春生表示,制定出台的工作规则、合作协议和近期重点工作计划为联盟未来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联盟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推动北京首批疏解高校协同创新是联盟的重点任务。”作为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长,余祖俊说,接下来四校将围绕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推动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过程中先行先试,努力推动雄安新区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四校同为在京高校,又将一道雄安校区,不仅地缘相近,更是‘人缘相亲’‘学缘相融’。”北京科技学校长杨仁树说,该校将与三所在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河北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构建育人育才创新机制、人才兴雄机制、科技创新引领机制,共同为服务重需求、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雄安新区贡献力量。
会上签署的《雄安四校协同创新合作协议》,明确了资源共建共享、优势和特色交叉学科、产学研新模式构建、人才培养引进等重点合作内容,为四校协同创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北京林业学校长安黎哲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学校林学、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学科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生态修复工程学、人居生态环境学、减碳固碳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优势,加强与门、兄弟高校、产业企业的协同,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服务生态文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
“依托和地方各类专项支持,强化与河北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全方位创新交流合作,切实发挥地在联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力争让创新型人才在雄安培育好、在雄安留得住、在雄安发展好。”地质学(北京)委雷涯邻在发言中说。
联盟的不仅为雄安新区发展注入强动力,也为河北高校发展提供了重机遇。河北科技学委朱立光认为,合作协议的签订将深化四所疏解高校与河北属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带动河北高校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我们将全力做好联盟的服务保障工作。”雄安新区工委、管委会副门扬表示,雄安新区将全力支持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在政策投入、规划设计、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更支持,积极营造共享、协同联动的良好创新环境。(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