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文化产业街预计6月份全面打通。
打通多年未解的200米“堵点”,连接荆轲公园和燕都古城,易水文化产业街实现华丽转身绽放新颜值,助力高品质的新易县。
6月6日,在易县易水文化产业街南口,工人们正在文化街连通滨河道的最后200米区域紧张施工,对原有街道景观提升改造。随着工人们忙碌,建筑外立面、沿街地面铺装、绿化改造、配套设施、门整治提升等同步进行,新颜值逐步铺展。
据介绍,2012年易县在易水河北岸开建“砚文化博览城”,包含易县博物馆、易砚博物馆、易水砚传所、易水文化产业街、易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其中,易水文化产业街依托易水砚及种类繁多的地方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全国知名度的特色街区和产品集散地。
2015年开始,这条文化街开始接纳入住商户,主要特色为易县区域文化产品营销,涵盖级非遗易水砚、太行崖柏、易县铜雕、易水绞胎以及玉器、字画和易县特产等。目前已有100多户,入住率接近50%。今年2月,该项目被河北文化和旅游确定为全14家河北旅游休闲购物街区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文化街南口与易水滨河道的最后200米迟迟未能打通,备受吐槽。去年底,为加快高品质的新易县,全力在县城上绽放新颜值实现新突破,易县组织综合执法、住建、水利等门,下力气解决文化街堵塞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了解到,易水文化产业街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轲塔所在的荆轲公园、燕都古城隔河相望,是易县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太行水镇等旅游线路中,游客参观购物的一个重要景点。随着这最后200米打通,游客仅需几分钟就可抵达对岸,去绕行县城的20多分钟。
在新颜值行动中,提升改造的易水文化产业街借鉴国内著名文化街区先进经验和做法,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千年古县文化特色,中心地带增设了花箱、休闲坐凳、特色自行车架等便民设施。
据悉,预计到6月中旬,随着易水文化产业街全面打通升级完毕,这里将变成千年古县——易县的又一个文化地标。(记者邸志永 通讯员冯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