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安国、易县入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发布时间:2022-11-16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杨雅琴)近日,中医药管理发布《2019—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保定安国市、易县作为入选单位光荣上榜,占全入选名额的三分之二。

保定市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底蕴、兼具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古城,这里拥有多处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遗址,培育出多名影响深远的名医家。安国市有被当地百姓尊称为“药王”的邳彤,为他在东汉建武年间就建立了“药王庙”,进而当地也发展为北方中药材集散基地“安国中药都”。金元时期的名医名师张元素,是现今保定易县人,其弟子李东垣尽得真传,与王好古等人形成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易水学派”。另一位“金元家”之首、业成于保定的外埠人刘完素,定定,创建了“寒凉派”,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发挥巨推动作用,保定百姓为他兴建刘守庙,经历代保护,又在原址修建守真馆,于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东晋时期,著名医家、炼丹家葛洪,据遗址记载,曾在现今保定唐县青虚山炼丹制药、治病救人、著书立说。

保定市委、市始终重视中医药发展,多年来坚持挖掘传承、创新、突出特色、服务于民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河北中医药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系,配套保障政策,打造亮点,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动力,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全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管理体制。保定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了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联动各级各门,全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保定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重要举措》等文件,明确安国市从“中药都”向“中医药都”快速转变的发展目标,以打造保定市“南有安国,北有易县”的“双翼”带动全市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加财政投入,完善中医服务体系。保定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组织安国市、易县率先完成所辖乡镇卫生院国医堂的全面,提前实现了所有乡镇卫生院、70%以上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全覆盖。同时,易府投入3.26亿,参照三级中医院标准,完成易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改善了原有区域狭小,影响发展的面。2019年,为推动安国市向“中医药都”转变,市指示在安国市“保定市百名中医进药都工作站”,安排、市级名中医;刘完素“寒凉派”、张元素“易水学派”、“ 葛洪学派”三派传承人及保定市首批中医世家等名老中医轮流坐诊带教,带动安国及周边百姓信中医、用中医,让广群众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同年11月18日“保定市百名中医进药都工作站”在安国数字药都国医馆有限公司中医诊所正式挂牌建立。截至目前,已有150余名名中医前往出诊,不仅为安国及周边百姓解决疑难杂症,还为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骨干医师传授技术,有效提升了安国当地的中医诊疗水平。2021年,市卫健委还拨付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工作站的进一步及宣传。在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下,两个县市形成了坚实完善的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石”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人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基础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保定市着力发展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着重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实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等项目,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和医疗能力。2019年以来,积极推荐安国市、易县基层名中医,分别在安国市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在易县2个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安国市王世民国医师传承工作站。2021年,表彰奖励易县中医院优秀岐黄传承工作室1家、推选易县中医院一名专家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引进“韩济生院士工作室”落户易县。为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保定市连续5年面向县、乡、村基层卫生人员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每年定期举办2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近3000人学受训。安国市、易县充分发挥县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易县仅2021年共开展16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500余人次;并开展“名医到基层 健康送到家”活动,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传、帮、带”,夯实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基础。

注重文化挖掘,传承推广学术思想。该市注重中医药文化挖掘和整理,持续做做强安国市中药都的历史传承,发挥现代化管理模式;广泛传承发扬“寒凉派”、“易水学派”和葛洪学术思想。易县为传承发展“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学术组织,多次邀请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医师路志正、孙光荣、李佃贵等知名专家参加学术思想研讨会,全面提升“易水学派”在全国中医药界的影响力。2022年该市组织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暨“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研讨会,继续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打造保定中医药新时代品牌,形成中医药文化传承“三足鼎立”的全新面,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带动全市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为实现梦谱写新篇章。

标签:中医 中药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