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通讯员宿雅男)2月20日下午6点左右,在易县紫竹苑小区内,居民小赵拿着他刚刚借阅的书籍《鲁迅》兴冲冲地和我们打招呼。“这是我刚刚在前面的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借到的书,想看它很久了,一直没时间去图书馆借,自从前段时间在小区内设立了这个24小时微型图书馆后,不管下班多晚,都能借,我都看了好几本了,太方便了!”小赵激动地和我们说。
图为读者在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内阅读书籍。宿雅男摄
据了解,为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公共阅读服务问题。1月中旬,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分别在办公楼,华宇新时代社区和紫竹苑社区,安装了3座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此图书馆集借书、还书、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每个图书馆藏书276册,涵盖政、军事、历史、生活、文学、哲学、科技等领域,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在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内,每本图书都有独立“房间”。读者只需要通过微信扫码,就能实现快捷的纸质图书借还服务。借书时,在自助借还机上微信扫一扫输入对应的“房间”编号,即可完成借阅;还书时,只需将图书放置扫描区域,确认后即可完成归还。
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作为全新的式阅读平台,一经就吸引了读者的关注。“我平时喜欢看书,但因为工作原因,下班的时候图书馆就已经闭馆了,总是借不到书,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这种借阅方式很新颖也很方便,拉近了我和阅读的距离,参与阅读更便捷了。”读者米存使用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借阅图书后说。
图为易县厂东关社区图书室内,孩子和家长的阅读时间。 宿雅男摄
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是易县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分,也是对县图书馆已有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补充。它的出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解决图书馆室内场地小、位置远、服务时间短的限,让读者不拘于时间,通过自助方式借阅图书,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空间。易县图书馆馆长王淑慧表示:“目前设备内存放的图书均是热门图书,同时将根据读者借阅情况定期进行图书更新。从而更有效拓展群众参与全民阅读的空间与积极性。”
近年来,河北易县以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为总抓手,以文化强县为目标,着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与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设立县级公共图书馆1座,乡镇文化站28个,农家书屋478个和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3座。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热爱文化、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