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方严)1月26日,在河北住建工作会议上,保定市城管执法组、长张晓峰以“建好口袋公园 扮靓城市微空间”为主题作典型发言,重点围绕“统、建、用、管”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高点谋划“统”,提升城市品质。该市坚持把“口袋公园”作为优化城市绿地布、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推进城市绿地共享的有效抓手,把更多的绿地建在百姓身边,精心规划、统筹推进。一是纳入规划。编制完善保定市园林绿化《“十四五”规划》和《蓝绿空间规划》,对未来5年内的“口袋公园”进行统筹安排。二是纳入立法。保定市建立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将“口袋公园”管理纳入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实施。三是纳入体系。该市把“口袋公园”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内容,纳入该市“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遍地”四级公园体系规划,每年至少100个公园。
因地制宜“建”,打造绿色空间。该市紧盯“口袋公园”独有的面积小、选址灵活、成本经济等特点,有效利用空间,科学规划,扮靓城市绿美空间。一是“完善”,对原有设施陈旧、植物老化、功能不完善的小游园,进行集中改造提升。二是“复绿”,利用拆违、马路市场整治等行动中腾退的分场地,新施功能完善的口袋公园。三是“补位”,结合市区主次干道绿化提升改造,将道路两侧适宜场地进行规划。
赋予特色“用”,打造文化底蕴。该市坚持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存,实现功能实用化、特点鲜明化,河园、农园等着重体现历史厚重的保定文化;乐凯园、向阳园等凸显新初期工业文明的保定辉煌;时光记忆、折纸公园等更体会到让人留恋的保定乡愁。同时,坚持与群众现实需求相结合,使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垃圾桶、避雨亭架等服务设施成为“标配”,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与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融入海绵城市、生态园林的理念,下凹式、集水型绿地,量运用透水铺装等材料和措施,不断拓展生态涵养功能。
多元参与“管”,打造全民公园。该市突出建管并重,紧抓管护养环节,形成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全民管理面。强化主人翁意识,该市采取张贴公示牌、组织进社区等多种方式,围绕建成什么样、建后怎么管等问题,第一时间征询公园附近居民意见和建议;探索实施“市民园长”制,让群众参与进来,强化群众“自主管”的意识。引导多方支持,该市以投入为主,鼓励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代建和捐建口袋公园,实施有效管理。建立常态机制,该市制定市区口袋公园管理办法、管理标准,组织对市区所有口袋公园进行联查互看、打分排名。通过多元化、集约化配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不断提高公园城市水平。
近年来,保定市力推进“公园城市”和“四级公园体系”。2021年,该市绿地93万平方米,谋划启动了2个郊野公园,建成30公里绿道公园和3个综合性公园,结合城中村改造了一批社区公园,特别是以“口袋公园”提升改造为切入口,突出“微改造、精提升、重实用、强养护、有特色”,打造了数量众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便捷实用的“口袋公园”,开启了全新的“十分钟美好生活圈”,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获得感变得触手可及,备受市民群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