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望,施政所向。市委提出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承载着全市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追求,安全和发展更是题中之义。一头服务市场发展,一头守护百姓安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如何立足监管职责将保定成为高品质有韧性的城市?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门以实际行动做出回答。
群众点题我整治,直击民生痛点
市市场监督管理面向全市征集“我最关注的民生痛点问题”,聚焦群众反映的食药安全,以及水电气暖、医疗服务、机动车停车、物业服务等领域收费问题公开征集举报线索,公开曝光和重点督办了民生领域典型案件,严惩重处违法行为,维护民生权益。
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瞄准12315民生热线,建立“长接线日”制度,坚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即接即办,办必有果”,领导轮班接热线,市县所三级联动通办,让12315民生热线成为执法“一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12315热线共办理投诉举报咨询7723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3.67万元。“长接线日”收集重点民生问题清单30余项,全办结完成。其中,有群众在“长接线日”反映豆制品质量问题,该立即对12315举报投诉、食品抽检、风险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市场上豆制品销售数量和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启动了豆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无证非法制售豆制品案件3起,出台了豆制品生产、流通、餐饮示范创建标准,从机制上促进豆制品行业的规范发展。
品质提升我先行,让更多人获得城市幸福感
品质生活之城,离不开高质量的消费环境。保定市市场监管探索和12343便民平台合作开展市场监管服务进社区活动,将服务站建在居民“家门口”,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快检、计量检定、特种设备、过期药回收、投诉咨询等服务,力争让群众“不出社区、服务近在眼前”。
此外,市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保定”行动,在全率先打出放心消费全域创建的旗帜。实施了提升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聚焦15个消费相对集中的重点民生行业,在全市创建上千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推动实现放心消费示范行业覆盖率、中型商超无理由退货承诺和消费纠纷处理率3个100%,力争在全国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进入前50名。将“放心消费在保定”打造成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名片。
企业发展我护航,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充满活力的市场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将“管理者”定位转变为“引领、监督、服务”三位一体,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管模式和社会共治新格,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开展金融助企政银合作,实现与金融保险机构信用信息共享,解决企业融资瓶颈;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减轻企业负担;公布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服务“三新经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系列措施,促进企业健康成长;搭建京雄保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汇集京津冀1000余项知识产权成果,形成《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手册》,促成5个项目成功落地;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标准领跑者”,设立“首席质量官”,组织“百名专家进百企”,培树更多保定品牌。开展消费帮扶,为19家乡村企业和7个景区搭建桥梁,助销特色农产品近8000余万元,引入游客20000多人,助力乡村振兴。一系列举措使市场监管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
目标已定,未来可期,在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的征程上,全市市场监管门将秉承实干精神,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倾情服务民生,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把群众的美好向往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助力城市发展有品质更有韧性。(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