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6月16日讯(通讯员王艳丽 河北日报记者徐华)今天,从河北保定市“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战”新闻发布会获悉,保定市坚持“三式”(服务式、体检式、预防式)执法理念,持续提升执法工作效能,使生态环境持续治理呈现向好态势。2020年,保定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32,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均实现同比下降13.8%,优良天数比率66.1%;国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于Ⅲ类比例达90%;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100.146吨,较2015年(80391吨)减排比例为78.7%,超额完成定“十三五”目标。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艳丽摄
以“两个突出”为引导,加执法力度。突出预判式执法和减排式执法,对重点区域和排污量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解剖式执法帮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和环保管理水平,实现自主减排和绿色发展。同时,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模式,全市共建成一级(县级)网格22个,二级(乡镇级)网格299个,三级(村级)网格5690个,网格员约4万余人;各级网格基本落实了“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五定要求。2020年以来,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2万余人次,应用移动执法检查企业7.8万家次,检查发现环境问题8700余个。
科技助力环境执法,提高执法效能。为有效破解执法办案中的取证难、认定难、用典难的实际问题,保定市投资400余万元研发了由手机端、PC端和服务端组成的“环境执法办案辅助系统”,通过自动办案、溯源监督等功能,快速提升环境执法办案质量。深入探索在线自动监控、分表计电、过程管控、远程执法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总结梳理执法线索,与执法专项行动紧密衔接,提升日常监管执法效能。2020年以来,全市通过在线自动监控、远程执法、分表计电、智慧环保等科技手段线索,共查处企业18家,远程执法行动112家次。
深化对企业的帮扶指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定市将环保业务最新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汇总,建立惠企“政策包”,及时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并动态更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线上线下专题讲座和在线数据超标(异常)处置培训会,帮助企业用好政策,规范排污行为,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坚持关口前移,开展“体检式”执法检查,积极帮助企业整改,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2020年以来,该市累计出动帮扶人员14754次,实地走访3801家次,开展执法检查2404次,提出有效帮扶措施1992条,查找环境隐患226个。
据悉,在2020年河北对气、水考核中,保定市被评为优秀。此外,保定市因“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受到办公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