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产德镇为发展壮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坚持“1234”齐发力,强化建引领,力推行支领办合作社,将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持续加力。
经过流转,成方连片土地机械化种植高油酸花生。
一个目标引领,发展壮集体经济。产德镇集体经济薄弱,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推进以来,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让沉睡的“三资”变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乡镇统筹,村级推进,两级联动,发挥领办核心动能。产德镇乡委牵头,分管副职主抓,结合包片负责制,各包片副职统管分包村,28个村全注册组织领办合作社,同时做好政策宣传,激发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真正把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经济优势。
北次曹村支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温室棚。
明确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产德镇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各村实际,探索三个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蚯蚓养殖、有机蔬菜种植,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北次曹村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70亩,建温室棚14座,发展棚蔬菜种植,建成后通过转租方式,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产德村通过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高油酸花生,统一管理,增加收益。
河北农业学科技特派员为产德镇高油酸花生种植现场指导。
四项措施保驾护航。加强宣传引导,“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线下”开展入户宣传,讲清政策文件、典型案例,营造支领办合作社舆论宣传的浓厚氛围;完善工作制度,建立“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小结,每季一观摩,半年一总结”的工作推进机制,引导群众算好“经济账”,确保工作落地见成效;加强规划指引和技术指导,与河北农业学合作,为产德镇发展制定规划,科技特派员给予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培训,确保合作社的经营安全和财务稳定。(通讯员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