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城市为。3月8日,保定市以“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努力推进保定市城市规划治理走在前列”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总结2022年成果,发布2023年工作署,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在打造品质为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保定上持续发力。
据介绍,保定市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城市路网方面,城市交通不断优化提升,先后实施完成了复兴路西延等多条外延路工程,主城区内每年都有一批“断头路”“卡脖路”被打通实现通车。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生态绿化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市区内口袋公园已达273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格正在加速形成。加强市政基础设施,民生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畅通回家路工程”,深入推进“厕所”。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工程,全力推进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区,全面实施“1020”工程、“十个一”项目、“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等,城市新颜值不断突显。实施“古城保护”行动,让“历史文化名城”活起来,实现了西街整体风貌的根本改变。推进城市水系管理,环城水系全线贯通,人水城更加和谐共融。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容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突出城市品质,以融合助力治理升级,打造品质为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保定,保定市谋划实施4项工程——
实施“公园+”。持续推进四级公园体系,计划2023年启动郊野公园两个,城市公园18个,社区公园35个,口袋公园100个,规划面积共约2013.49公顷;2024年至2025年启动郊野公园两个,城市公园14个,社区公园40个、口袋公园100个,规划面积共约2380.09公顷。践行“公园+体育”,持久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打造保定市“冠军之城”的城市名片;践行“公园+智慧”理念,融入城市数字化,促进公园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践行“公园+文化”,寻找空间记忆、延续城市文脉、传承传统文化,让游人在休闲娱乐中感知城市特色和本土文化。
实施“道路+”。以打造可见绿、可漫步、可休闲的“美好街巷”为目标,围绕《保定市主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城区道路,融合慢行系统,2023年续建东二环等12条道路,整治提升隆兴路等11条道路,打通主城区银杏路等8条断头路,同步绿地步道融合慢行系统,让群众享受绿色出行、美好出行。按照“功能齐全、交通顺畅、环境整治、文化彰显”的要求,主城区改造273条精品背街小巷,赋予城市美学、城市人文,让文化可感知、城市可阅读。
实施“+生态”。加快“海绵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在公园项目、道路项目等设计实施过程中,全面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全力解决城市内涝积水,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实施“+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精心设计城市雕塑,在东三环与复兴路交口西北角、5个高速出入口等城市重要节点,开展综合整治提升,标志性雕塑,突出新时代保定精神,展现保定高质量发展成果;将文明和国际元素引入城市氛围布置,通过城市夜景亮化等方式,讲好故事、树好保定形象、点靓城市表情。
据介绍,黄花沟项目计划一级文化景观节点睿翼北湖,二级功能景观节点曲艺凤舞、芳草别岸,三级生活景观节点千里畅想、霓虹栖霞、凤翼河岸、云水河鸢等,是“山水保定,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组成分。今年将完成涉水工程、调蓄池、绿化景观和智慧水务等全工程。(记者闫梦隆 实生唐艺潇、赵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