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保定市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3-06-07


3月23日,记者从保定市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加快打造保定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至今,全市累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各21家,美术馆17家、博物馆40余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8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395个,基本形成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定市还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书院71座、主城区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10座和社区图书馆16个,今年还将新建73座书院、主城区建成1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同时,全市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实现免费;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公益活动1000余场。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市、县两级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市委市先后出台《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新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安国市、顺平县、定兴县、高碑店市、竞秀区新建文化设施已基本完工;蠡县、唐县新建文化设施已开工。同时,改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市“四馆”率先实现改造提升,总面积由1.5万平方米增至4.5万平方米,完成10个县级文化馆、11个县级图书馆的新改扩建,实现县级“两馆”脱胎换骨;谋划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易县、望都、高阳、清苑、博野等县区目前已完成规划,建成后将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高品质的文化需求。目前,所有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相关标准,县级“两馆”建筑面积和质量空前,全市所有村(社区)均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覆盖、便捷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构建。

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文化保定·乐享生活”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活跃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节日期间全市共开展文艺演出、春节送福、非遗展演以及“家唱·家跳·家读”等活动1600余场,为群众奉送了丰富的“文旅餐”。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近几年每年发放文化惠民卡都达5万余张,发放文化惠民券达100余万张,连年领先全。高端文化活动彰显品质,《生生不息梨园情》亮相2022央视,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保定戏曲魅力;“2022·关汉卿戏剧展演季”被列为第十三届艺术节重要品牌活动;第十七届“文华”奖6剧目在关汉卿剧院成功上演;舞蹈《英雄碑》斩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金奖;与美术家协会联办的“新传承”陶瓷艺术展览将于近期正式开幕,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文化餐。

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加创新多样。2021年保定市完成公共文化“云”平台,市群艺馆通过文化“云”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免费向公众了一批艺术体验电子设施。市美术馆利用文化“云”平台,发布多项展览活动,观众可即时掌握。同时,结合“书院之城”创建工作,全市创新性打造了一批书院、社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服务延伸至最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记者苏兰生)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