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柯旋)金秋开学季,新风扑面来。河北保定市徐水区紧扣时代特点,用好当地资源,融合身边教材,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全区中小学生乐享“精神餐”。
图为开学第一课授课现场。
发挥五老作用,上好“史课”。全区各级关工委组织30多位、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走上三尺讲台,走入学生中间,结合、史学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用好本地抗日英雄人物、老战士传奇故事、传统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徐水故事,教育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话、跟走。
围绕乡村振兴,上好“形势课”。“街道硬化、亮化,庭院绿化、美化,农户收入提高,精神面貌改观,告别贫困,迎来小康!”像遂城镇马各庄村支副曹建新一样,一批农村员干进课堂,当教员。介绍、乡村振兴成果,讲述身边的奋斗经历、喜人变化。以切身感受、百姓心声诠释的富民政策,描绘农村美好生活蓝图。
加强警校共建,上好“法治课”。开学之际,各中小学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以案说法和现场互动方式,为师生讲解交通安全、预防电信网络欺诈、校园欺凌和预防犯罪知识。教育学生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尊自爱,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普及卫生知识,上好“防疫课”。学校邀请当地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基层优秀员干、社区先进工作者,入校宣讲,普及防疫知识,分享抗疫故事。教育中小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卫生惯,学基层员干、广医务工作者坚持至上、守护健康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聚合社会资源,上好“校外课”。家校携手、社区联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家长谈心、红色游览、同看一本书,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孩子面对新学期、新任务,保持健康心理,应对各种困难。社区居委会开设家门口“周末课堂”“读书竞赛”“公益实践”活动。延伸拓展,使中小学生校外“思政课”“道德课”“实践课”成为常上常新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