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诊疗防治体系
全市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河北日报讯(通讯员玲)今年以来,保定市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完善分级诊疗防治体系,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目前,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数达到18个,实现县域全覆盖。
该市县域医共体管理,实行“双”制度,由当地委、主要负责任,分管领导任副,有关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履行办医职能。将辖区内县级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进行整合,组建一个医疗卫生集团,明确牵头医院,集团内人、财、物由牵头医院统一管理。按照“两步走”原则,在易县先行试点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县域医疗卫生集团。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支配权,县级卫生健康门确定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资金分案,经绩效评价后划拨集团,集团负责对所属各机构进行内绩效评价,并进行资金分配;人事薪酬制度,集团统筹管理、调配集团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县级公立医院实行编制备案制和人员控制数管理,集团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建立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实行集团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和紧密型医共体结算;建立药械供应保障机制,实行集团门诊药房和社会药店联动保障供应,设立统一药械采购配送中心,提高议价、采购和配送能力。
加强县级医院能力,积极对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利用远程会诊、技术支持等信息化手段,重点提升县级医院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难重症诊疗水平,提高县域就诊率。充分利用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人员、技术、服务向基层合理流动和基层人员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开展。
据了解,今后,保定市将加快推动医共体实质性运作,推进医保打包支付,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整体效能,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