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晋熙、黄志翼)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沧州市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不断弘扬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努力红色警营,全站民警职工在史文化中深受熏陶,不断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形成了忠诚为民、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筑牢红色阵地 优化学环境
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以史为轴,以重要史事件和员代表为脉络,精心设计了性教育基地,作为巩固提升民警性修养的红色阵地。性教育基地设置了从的建立至今的重点事件模块,通过历史的图画和详细的解说让民警切身感受史的厚重。室内还配有型显示屏,用于播放红色影音。性教育基地作为史学教育的重要展示,是颇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符号,通过将性教育与视听相结合,启发民警们自主感悟,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该站还为民警配发了史书籍,号召民警“学史、听话、跟走”,不断在学中淬炼性修养。
科学建章立制 强化史学
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严格遵守“每周半天”学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视听学与理论测试双管齐下,集体学与个人自学齐抓共管,把委成员下基层与员民警提意见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参与、教学相长的史学氛围。该站还定期组织专题课授课,委成员率先垂范,先后以“学史、增性”“总览的历次代表,熟知牢记的史”“回眸的重历史转折,坚定跟走的信念”等为题开展史授课。为使史学更加深入,该站还多次邀请地方专家为民警讲史,在名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中,民警对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丰富活动形式 活跃警营生活
在红色警营过程中,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不断创新模式、丰富活动,促进史教育常态化、多元化、实效化。该站将性教育融入到主题文体活动中,既活跃民警精神文化生活,又将性觉悟根植在民警内心里。通过参观黄骅赵村惨案遗址、刘贯一烈士故居和黄骅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民警深切感受到先烈的坚定信仰和人格,内心深受震撼,精神得到洗礼;通过集体组织观看《捌佰》《长津湖》等红色影片,民警重温峥嵘岁月,见证先烈的牺牲奉献,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唱红歌、剪纸、主题作品创作等活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民警得到红色文化滋养,为圆满完成本职任务积蓄了精神力量。
强文化抓落实 为群众办实事
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始终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围绕边检业务、文明创建、节日活动等各项工作,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行动上。为普及各项边检惠民利民政策,让群众更快享受到政策红利,该站主动靠前服务,先后十余次组织民警深入码头开展政策宣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文明创建工作,组建志愿者公益小队,助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赈灾等公益活动,给驻地公益事业注入边检力量。为深化警民鱼水情,该站以重要节日为抓手,与驻地群众开展联谊活动,强化警企沟通、密切警民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赠送“警营月饼”“自制粽子”等方式,为驻地群众带去节日的祝福,让群众感受到来自边检民警的温暖。
史学教育没有止境,黄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民警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不断以红色精神鞭策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无愧从警初心,做服务群众的国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