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岚山)记者从5月27日沧州市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沧州市力推进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及停车难整治提升工程,今年已累计新增停车泊位4640个,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区百辆机动车公共泊位数由去年的37个提升至40个。
据介绍,沧州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及停车难整治提升工程是今年全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沧州市公安按照市委市“交通管理要智能化、精细化”的工作指示和关于解决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的系列工作要求,以“严、细、深、实、快”作风为引领,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交通管理基础设施规范化、交通组织优化措施精细化打造、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严管、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增强文明交通意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落实交通组织优化措施。24条主次干道增设中心护栏7.9万米,22条主次干道增设机非隔离护栏1.5万米,增设信号灯27处,增设行人过街信号灯22处,增设9条机动车单行路(中心城区单行路增至26条),封闭主次干道28处中心护栏开口,调整43处共470根隔离桩间距,完成167个灯控路口精准治堵工作,352个违停自动抓拍设备,对违法停车实时抓拍取证。
推进中心城区交通设施升级改造。中心城区100个灯控路口增设390个交通诱导屏,实现左转弯、直行“双待并用”。中心城区45个路口增设138个借道左转信号灯,实现借道左转“应设尽设”。推进中心城区24个路口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升级149个路口信号灯全息雷达检测系统,有效提升通行能力。
进一步增加停车设施供给。中心城区公共停车泊位供量在2020年8.2万个基础之上稳步增长,截至4月底,今年累计新增停车泊位4640个,已完成年内不少于施划4000个停车泊位工作任务,另外经过实地调研,选取8处公共场所周边共132个泊位作为限定时长停车试点并已公告实施。
常态化交通违法整治。每天组织开展一次酒、醉驾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注重重点时段(夜间12时至次日凌晨5时)违法查处,全市形成交、特(巡)警联合执法模式,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发生。开展低速电动车道路通行秩序治理行动,针对无证驾驶、侵道行驶等违法行为,通过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规范管理。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设定准行时段和路段,实施规范管理。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行通违法常态化整治。充分发动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宣传劝阻的基础上,依法严格查处非机动车、行通违法。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泊位施划、灯控路口精准治堵及车位共享程序研发3项任务已完成;主次干道交通护栏增设、调整隔离桩间距及违停自动抓拍3项任务推进过半;信号灯、单行道、交通诱导屏、借道左转信号灯增设项目、中心护栏开口封闭及路口全息雷达检测系统升级6项任务有序推进;酒驾醉驾治理、低速电动车治理、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治理3项任务常态化开展,至今共查处酒驾8042起、醉驾1532起,低速电动车违法16107起,非机动车行人违法46295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