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姚官屯:侠风文韵生态美

发布时间:2022-11-14


姚官屯:侠风文韵生态美

运河姚官屯段全长11.9公里。蜿蜒流淌的运河水滋养着当地百姓,也孕育了这方水土丰美而醇厚的文化。近几年,借助运河文化带和市旅发的契机,姚官屯乡以香海蝉林综合度假区为窗口,在此打造武术研所、民俗文化研所、运河文化研究会等5个民间文化研所,为传承保护运河文化再添新平台;将生态改善、文化传承、城郊休闲游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到一起,把田园风光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武风犹存、水韵悠长、田园如画,一幅幅唯美画卷在运河畔徐徐铺展。

一个乡镇5个文化研所

“腿伸直,腰背挺直,胳膊打直,脚尖勾起……”8月2日9时,位于姚官屯乡运河畔的香海蝉林度假区内,孩子们正跟着老师的口令练昆仑拳。他们的动作忽似鹰击长空,刚劲有力,忽而又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昆仑拳社负责人张书源告诉记者,沧州是有名的“武术之乡”,民间武之风历史悠久,他10多年来坚持和师兄张维松义务传授孩子练昆仑拳,就是要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


姚官屯:侠风文韵生态美

“最初,我带着孩子们在家中院子里练,后来搬到村里的一处空宅基地上,如今,乡里专门为我们打造了武术研所,节假日可以带孩子们来这儿练,武术文化传承有了新阵地,我们师兄弟二人的信心更足了。”张书源语气中透着自豪。

走进民俗文化研所,市级非遗沧县秸秆扎编传承人魏清发正在布置展品。“这艘‘红船’,是俺为庆祝制作的,还在市里获了奖呢。俺计划把‘世博会馆’‘东方明珠塔’‘天安门’等作品搬到这儿展出,欢迎家到研所参观了解沧县的秸秆扎编文化。”魏清发向人们发出热情邀请。

运河姚官屯段全长11.9公里,流经5个村庄。姚官屯乡乡长刘华才介绍说:“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沧县的漕运文化、武术文化、书法曲艺等都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分。我们以运河文化带和市旅发为契机,在对运河景观带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整合乡域内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武术研所、民俗文化研所、运河文化研究会等5个民间文化研所,使之成为传承保护运河文化的新平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花儿艳,草儿青,树上蝉儿开心唱。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地,走在香海蝉林园区,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美得只想静静地发会儿呆。

园区负责人董良发开口一介绍,让记者不忍心停步:“这儿分为研学教育区、休闲娱乐区、生态种养区和康养度假区功能区,为人们打造现实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人们在玩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

乘观光车沿环湖路行驶,董良发指着路边看似小草的植物说:“这是我们的‘百草园’,这些都是刚露头的中草药,有近百种呢。瞧,这是枸杞,那边是板蓝根,旁边的是红花,每一片展牌上都写着它们的功效。”听着,人们蹲在牌子前端详起来。

姚官屯:侠风文韵生态美

来到农耕文化体验区,一群孩子正对着木锨、石磨、斧子、耙等老物件热闹地讨论着。“爷爷跟我说过,这木锨以前是扬场用的。过去没有联合收割机,收麦子都要靠人工。”“过去吃的面粉都是用石磨磨,磨袋面可不容易了。”本以为孩子们会对这些“古董”感到陌生,没想到他们已将传统的农耕文化记在心中。

路过生态采摘园,几位游客正在桃园中徘徊。这个桃挺红,那个貌似个头更,人们走走停停不知该摘哪个了。“咱别光顾着摘桃,桃红树绿的景色多好,快拍照吧。”一位游客的提议得到了同伴的响应。只见她们一会儿用手托住桃子,来个陶醉的表情。一会儿又照着桃子咬一口,露出被美味俘获的表情。

百草园周边,还有学农实践基地、拓展基地、一个个“船屋”,是人们读书长知识的好地方。徜徉园区内,移步皆景,处处令人流连忘返。几位在园区干活的老汉,在地头休息之余聊起了天:“以前下地就是为了有个粮食收成,现在收成之余还能造景,咱一边干活一边赏景,时代真是不一样喽!”

姚官屯:侠风文韵生态美

“死水”变“活水”

“这么热的天,要是在水里耍会儿就好了。”董良发一听,忙上前指路。“往前走不远就是水上乐园,一会儿可以去那边凉快下。”

听到“水”字,记者也兴奋地跟过去。造浪池中,游客随水浪上下翻腾,尽情地享受被浪花冲击的快感。突然,一股巨浪席卷而来,只听见尖叫声一片。

一位游客登上两层楼高的彩虹滑梯要挑战下自己,没想到刚才还信心十足的他,站在上头却吓得双腿直抖,工作人员在下方举着喇叭不停地鼓励着:“深吸几口气,闭上双眼,别害怕。”突然,他纵身一跃迅速滑了下来,瞬间水花飞溅。

董良发剧透道:“这片水域以前是砖窑地取土而成的废坑,如今通过吉祥渠与运河水相连,死水变成了活水。水面整体形状如一个平置的如意,故取名如意湖。为了让这片水域更风光,我们将以这170亩的天然水域为脉,打造400余亩的休闲度假区,届时,除了戏水、划船、垂钓、溜冰等水上娱乐项目,还将在周边打造婚纱基地。因为疫情,我们采取了防控措施,对人员进行限流。正常时,这一天得有2000多人呢。”

香海蝉林仅是姚官屯乡运河文化带的一个窗口。刘华才介绍说:“我们将通过运河文化带,将生态改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到一起,传承泱泱武风,延续运河文脉,振兴美丽家园。”(记者 刘彦芹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郭聪慧 邢秀红 薛庞庞 摄影 陈 雷)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