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深层地下水一年回升5.63米
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市18个超采县(市、区)地下水位均呈回升趋势,其中深层地下水位埋深较的为南皮、东光、吴桥、泊头等南区域,水位升幅较。
节流的同时更重开源,我市把引水作为破解水瓶颈的根本出路,实现科学化“引”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应急两条引江线路,渠村、位山、潘庄和李家岸4条引黄线路,岗南—黄壁庄水库、王快水库和漳卫新河3条引水渠道,我市科学引调外来水,有力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力推进水源置换,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在生活用水方面,沧州已全实现江水置换;在工业服务业用水方面,出台《工业服务业江水置换工作方案》,已有352家工业服务业实现江水切换,到明年6月底前全实现江水切换。
与此同时,我市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确定自备井关停任务、关停措施,最限度关停取水井。积极推进城镇建成区供水管网延伸,扩城镇供水覆盖范围,工业园区及用水户实施江水直供。今后,我市还将继续坚持“多引多蓄”、坚持“管水治水”、坚持“水源置换”、坚持“节水减排”,全力推进实施“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实现河道、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构建“引蓄并重、丰枯互补、河渠相济、灌排共治”的水系水网,确保2022年底前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记者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