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沧州市开展了“万企转型”行动,着力织密政策网、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推进面、筑牢发展基。目前,沧州市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达796家,培育“工业诊所”32家,累计问诊企业1100余次。这是记者在6月16日的沧州市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沧州市2021阳光政务新闻发布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摄
据介绍,立足多措并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沧州市积极争取、市资金支持。52个项目争取级专项资金17878万元,2020年黄骅康田公司获级疫情期间扩能改造专项资金275万元,广祥制药获第二批预算技改专项资金2260万元。
同时,积极培育“工业诊所”。加强企业把脉问诊,将高校的优势资源与当地的优势产业基础结合。2019年,沧州市与16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共建了2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各类促进中心、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共培育“工业诊所”32家,累计问诊企业1100余次。河北国瑞、河北商汇等5家机构被评为级“工业诊所”。河北国瑞和河北新林坡被工信评为2020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服务企业做做强,沧州市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2018年以来,新增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4家。积极推动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市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达796家。同时,深化“工业设计+”行动,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发展“设计+智能”“设计+文化”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2018年至今,累计有48个项目获得1023万元的工业设计购买服务及成果转化资金。
沧州市还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培育市场竞争新优势。2018年,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项目获工信“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专项支持。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首批级“绿色工厂”;2019年,河北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级“绿色工厂”,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区被认定为级“绿色园区”;2020年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级“绿色工厂”,沧州信联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及河间经济区入围级绿色制造示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