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智慧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小网格”向“网络”转变,由“小专班”向“包干”转变,由“零敲碎打”向“统筹推进”转变……近日,河北沧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级网络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直门包联督导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在纵向上,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实施清单式管理;在横向上,强化门联动、协调配合,逐步构建多级联动、职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
三级网络管理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统筹在市、主体在县、考核至乡、落实到村的工作网络,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县级层面,县(市、区)委、作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县(市、区)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纳入各级委、重要议事日程,对乡(镇)委、和成员单位实施考核,建立县(市、区)委、分管副职共同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双指挥长”制度和四套班子包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等。
乡镇层面,乡(镇)委和作为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主抓落实,制定并实施一村一策治理方案,推进包片负责网格化监管,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强化资产管理和维护,加强对第三方公司服务的监管。对各村工作情况排位通报,发挥包村干作用,强化对村干的考核。
村级层面,发挥村支、村委会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员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市直门督导包联责任制
各门在坚持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专班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门混合编组、整治任务统筹、督导责任捆绑、分片包干到底的包联督导责任机制,重点对农村厕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问题整改、荒草清理等方面进行包联督导考评。
全市4个包联组,分别由市农业农村、市卫健委、市住建、市生态环境分管领导任组长,其他有关市直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包联组将按照《“百乡(镇)联创、千村示范”活动考核办法》,每月对包联县(市、区)进行一次督导,每季度对包联县(市、区)内乡(镇)和市级示范村进行全覆盖检查评分,对各乡(镇)提出排名意见。加强对和下沉检查督办问题、“随手拍”反映问题的应急处置和督导。市人居办定期组织包联工作调度会议,听取各包联组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形势,研究署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