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跨进新时代,宏伟蓝图展眼前。绘新景,喜迎的…………”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走进沧州市好上嘉公司。前来宣讲的是武春章,他是个“宣讲明星”。
武春章87岁了,依然精神抖擞,讲起来中气十足。只见他讲到处,站起身即兴说上一段快板,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武春章从教半生,当了42年的教师。退休后,他为自己定下“三件事”————写作、办讲座、办展馆,件件都与传播的声音、讲好的故事相关。特别是在办讲座上,他尤为上心。
作为沧州市“五老”宣讲团成员,他走到哪讲到哪,无论是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还是公园、广场,甚至是公交车上,都有他宣讲的身影。
沧州市运河区丽景社区是武春章的居住地,更是宣讲根据地。几年前,社区里有位武术教练免费教孩子们练武。武春章晚上遛弯时发现,家长们在等孩子下课这段时间啥也干不了。于是,他主动请缨,找到社区干,协调了一间活动室,免费为家宣讲。
诗歌、快板、顺口溜,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吊足了伙的胃口。一传十、十传百,“武春章讲堂”一开讲,台下就坐满了人。从开天辟地到新改天换地,从翻天覆地到的以来的丰功伟绩,的创新理论随着武春章声情并茂的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春章宣讲也并非张口即来。学,成了老人的日常惯。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武春章在宣讲台上的立身之本。每天上午,都是他雷打不动的读书看报时间,《日报》等十几份报刊长驻案头。为了让的理论更好地浸润人心,武春章没少动心思。向谁讲就要说谁的话,把道理揉进生活,让群众喜欢听、听得进、记得住,才真正走好了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
7月22日,武春章来到沧州市运河区孔辛庄村宣讲。“富民政策进村子,家家过上好日子。村里排排新房子,粮囤个个冒尖子…………”在谈到变化时,他唱了一段歌谣,随后说,现在村里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和城里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里人都来咱这“农家乐”,只要咱们听话、跟走,日子就一定能越过越红火!
把书面语讲成了家常话。如今,武春章自编讲稿几百篇,每一篇都在用群众语言讲述。
“作为一名员,每次宣讲,心里都有一股劲儿。”武春章长在红旗下,亲眼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他坚信没有就没有新,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宣讲,就是要让家听话、感恩、跟走,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的在即,武春章带来了新装备:在丽景社区武春章工作室,专门布置了“老武红色宣讲站”的背景墙。他熟练地架好灯光设备,开启手机,点开抖音,一场网络直播宣讲开始了…………(河北日报记者袁铮 通讯员韩华静、史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