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运河文脉 打造宜居之城
——访运河区委卢晓东
古老的运河在运河区境内蜿蜒31.17公里,承载着51万运河区浓厚的运河情感,是运河区的“根”和“魂”。
运河区作为沧州中心城区,是全国唯一以运河命名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沧州市运河文化带的主战场。园博园、运河非遗展示中心、南川楼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均位于辖区内。
“我区深刻认识到运河区所处的特殊区位和区情实际,结合‘一三一’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完成好市委市交办的各项任务,做好三篇文章————服务城市、发展城市(郊)经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队伍————实施干队伍‘信念、情怀、素质、担当’四位一体能力再提升工程,认真落实委市委关于运河文化带的安排署。”沧州市运河区委卢晓东说,该区始终以保护传承利用运河为出发点,以“河海狮城、文武沧州”为目标,以打造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为重点,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化区域空间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以征拆为中心,全力打造优质环境。近年来,运河区始终把运河文化带征拆工作作为“头等事”“一号工程”,以县级领导为指挥长、科级干任组长、征拆业务骨干任组员的工作指挥,依法依规、做实做细群众工作,顺利完成多项征拆任务,为运河文化带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
以生态为基础,全力优化运河沿线环境。运河区积极拓展南运河两岸滨河生态空间,努力打造“水林相依、绿廊相连、绿块镶嵌、绿色掩映”的运河绿美长廊。同时,以运河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创建为统领,力实施运河堤顶路提质提效、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强力推进“五清三建一改”,全面做好净化、亮化、美化,高标准推动运河沿线22个美丽乡村。打造了沧州印象·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和高绿科技智慧园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既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良好发展,同时又展现田景相映之美,形成了美丽运河风景线。
以非遗为载体,全力弘扬深厚运河文化。只有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深化对运河文化内涵的认知,读懂运河的文化含义,推进价值共创,才能做好运河这篇“文章”。运河区十分注重保持运河外观、风貌的原真性和唯一性,多次邀请各界文化名师及专家学者学交流,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充分领会运河深厚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涵,全方位展示运河沧州段真实的历史风貌。同时,积极实施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对运河沿线物质文化、文物遗产的发掘和修缮力度,不断健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53项,设立非遗传所(点)3个、市级非遗工坊5个。(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