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吴树玲、梁志青)自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滦平县委非公工委精准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安排工作举措,有力推动全县两新组织史学教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突出一个“责”字,组织引导“有方向”。滦平县委非公工委按照县委史学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要求,精心安排署,科学制定《全县两新领域开展史学教育实施方案》《两新领域史学教育学内容》等,统筹安排署,明确任务举措、责任分工,建立一系列学制度,形成县委非公工委牵头抓总、乡镇(街道)委(工委)抓落实、有关门协同配合 、两新组织支全面贯彻落实的良好格。
突出一个“学”字,创新载体“有活力”。全县两新领域组织把史学教育作为员“必修课”,纳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 主题日活动。根据企业特点,杜绝千篇一律、单一的学形式,注重共性、突出个性,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特点,分级分类学史。乡镇委、街道工委通过“红马甲”史宣讲小分队,支讲课等方式,深入工厂车间,向企业员讲述的百年奋斗。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已开展支讲课9次,“红马甲”史宣讲小分队宣讲13次。通过理论宣讲,共赴红色教育基地、史竞赛、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史学教育入脑入心。
突出一个“实”字,为民服务“有成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史学教育全过程,作为检验史学教育的“试金石”。通过设置员先锋岗、员责任区,开展员座谈会、特色主题日活动等,引导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全县两新领域支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达1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