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陈青)承德市兴隆县认真落实河北“1+21”就业帮扶政策,贯彻执行市安排署,对标对表,强化举措,创新实施“428”就业帮扶机制,实现全县所有劳动力全稳岗就业,完成就业人数和收入双增目标。
“四送”,即对全县劳动力建立一册两表,建立台账,通过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精准对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等活动,实现政策到家、帮扶到人、稳定就业。
“两覆盖”,即对全县所有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人口进行劳动技能、以工代训、农业种养殖技术等各类培训,1500多人实现培训全覆盖;对全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施多种帮扶举措实现就业全覆盖。
“八模式”,即经过不断总结探索推广并形成的八种就业帮扶新模式。一是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劳动力就地就业,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11家,吸纳劳动力337人,仅杖子镇4家果品加工企业就吸纳111名劳动力稳定长期就业;二是县内主导产业行业拉动劳动力稳定就业,钢铁、建材、化工食品、安旭环卫等行业接纳县内劳动力922人;三是基础设施推动劳动力就近就业,全县城市、农村环境整治、承平高速等投资项目,吸引县内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800多人;四是非遗工坊、手工制作等行业带动当地劳动力,特别是女劳动力、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2000多人;五是通过致富带头人培训一批劳动力自主创业,立足全县农业休闲产业和旅游行业,在自家开办民宿、农家乐等,同时经营当地工艺品和农村产品,自主创业的同时还接纳劳动力稳定就业526人;六是通过产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平台支持,拉动劳动力稳定就业800多人;七是人社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开设岗位推介平台,组织规模劳务输出,鼓励社会中介服务,六道河镇通过60位能人带动组织全镇1000多人到北京、天津从事市政工程施工,实现“以十”稳定就业,全县外出务工人口6000多人;八是公益岗位托底就业,林草、乡村振兴和人社等门专门为劳动力公益岗位,实现当地就业困难的劳动力3379人全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