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风正”好扬帆——范振喜以好家风凝聚乡村振兴好民风好村风好风

发布时间:2022-11-16

近年来,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委范振喜以无私忘我的家风引领村民好家风,以家风育人、文化育村凝聚好民风,以经济发展促进民风孕育美丽乡村好村风,以弘扬村风正气和建治村铸就好风,汇聚好家风、好民风、好村风、好风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30多年来,在范振喜的带领下,周台子村由曾经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变成产业发展多元化、村庄城镇化、村民福利制度化、集中养老一体化、年终分红均等化、生态常态化的文明富裕新农村,被称为“塞北山区第一村”。范振喜先后当选的、、、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员”等称号。

“风正”好扬帆——范振喜以好家风凝聚乡村振兴好民风好村风好风

图为范振喜在周台子村棚内为前来学培训的人员介绍村子发展。

无私忘我、以身为正,引领家家户户好家风

1981年,19岁的范振喜响应的号召,参军入伍。四年军旅生涯,他多次立功受奖,从一个拖拉顽皮的新兵,成长为雷厉风行、作风过硬的先锋班班长。由于表现突出,他光荣加入了。

1987年,范振喜光荣转业回到周台子村,在群众期盼和信任下当选村支。刚当选村支的范振喜为集体利益舍弃手足之情,硬是把原镇企业公司和村委会承包给自己亲二哥范振礼的矿点收归了村集体经营。他的无私,使自己的亲兄弟失去了成为富翁的机会,一怒之下与他断绝了兄弟情。

但当范振喜身患血癌,急需移植骨髓时,不认他的二哥范振礼毅然决然献出自己的骨髓,无私忘我的“好家风”一直在同胞兄弟的血脉中流淌着。

范振喜与血癌抗争多年,多次病倒在工作岗位,经历过三次手术,接到过四次病危通知。妻子刘立华一边照顾他的身体,一边教育儿子、操持家务,通过自学医疗知识不断摸索护理经验,逐渐担负起照顾范振喜身体的重任,成为他全职家庭保健医生。由于操持家务劳累过度,刘立华积劳成疾,多次住院,范振喜因村里工作繁忙没能去医院照顾,但她毫无怨言,一心做好丈夫的贤内助。

“我最的遗憾就是忙于工作,无暇教育辅导儿子,但我很欣慰,他孝顺懂事,从不惹事,根子比较正,随我,懂得尊重别人。”谈起家人,范振喜感慨地说道。

范振喜不吸烟、不酗酒、不爱串门,没有不良嗜好。夫妻俩最怕给别人添麻烦,做人做事从来不亏欠别人。妻子因身体不好动过几次手术,村里没有几个人知道。

范振喜的人格品行决定着家风的走向,影响着家人的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儿子范立业以他为榜样,从小就仁义懂事,尽量减轻家人的负担,不让父母操心,儿媳平婕相夫教子、孝敬父母。乡亲们都称赞范振喜一家,妻贤子孝、文明和睦。

有几个关系比较近的亲戚被村民推选进班子,范振喜都建议亲戚让给其他候选人,他认为既然老百姓信任自己,就决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不能让别人产生优亲厚友的想法,亲戚们都很支持他,主动退出了选举。

2020年,范振喜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这是对范振喜良好家风的充分肯定。树立良好的家风,员干自身是关键,群众眼中的“一把手”就是一面旗帜,旗正风自清,风清气自正。范振喜常说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就没办法去要求群众,只要班子风气正,员的风气也就正了,家也就都信服了。

家风育人、文化育村,倡导人人向善形成好民风

范振喜的无私忘我好家风不仅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中,村子里的小工程,他决不允许亲戚沾边,逐渐地村“两委”班子成员都以范振喜为榜样,坚决不允许亲戚插手村内工程。在他的感召下,家家户户讲奉献,老老少少求和睦。

周台子村以家庭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统领,以“人美”为核心,组织开展了“五好家庭”争创、“十佳好婆媳”评选等活动。

村妇联排演了《婆婆就是妈》《五美庭院谱新篇》《跪羊图》等文艺节目,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宣传了良好的家风家训。同时,坚持“文化育村”的思路,不断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用文化培育农民精神,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形成良好民风。

结合新农村,周台子村集体投资5000多万元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科技培训楼、社会公德广场和德孝一条街,精心设计了村史展览馆,建成内第一个“家风馆”,以“孝是立德之本、孝是敬爱之心,孝是教子有方,孝是言行有礼,孝是事业有成,孝是爱身报国”六个主题逐步升华为主线,树立人人讲孝、户户行孝、全村践孝的浓厚风气。

村里“三新”艺术团将村里的道德模范事迹自编自演成小品、舞蹈、诗歌等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周台子村艰苦创业的奋斗、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新农村新农民的新生活,让群众切身感受周台子村的精神面貌和最美民风。通过打造文化平台,彰显德孝情怀,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形成了德孝传家、家和万事兴的良好民风。

抓经济、促发展,物质保障孕育文明和谐好村风

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范振喜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集体有了经济实力,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才能凝聚人心,支才能站住脚,有威信。

“我母亲常说借钱要忍,还钱要狠,就是说不能轻易向别人开口借钱,谁挣点钱都不容易,如果借了钱就一定要按时归还,做到言而有信。”范振喜说。

1995年,周台子村筹建一个年处理矿石五万吨的铁选厂,资金缺口70万元,范振喜和村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以村干个人名义向村民借钱建厂,并承诺挣着钱是家的,赔了钱村班子砸锅卖铁也要还,决不让村民蒙受损失。仅半个月时间,按下了230个红手印,筹齐了70万元资金,建起了铁选厂。不到一年时间,连本带息还给了村民。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周台子村为了壮集体经济,除了向银行贷款4次外,平时全靠跟老百姓借钱来弥补资金缺口。还有的村民到期后不来取,表示把钱放在村里更踏实。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范振喜在药店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颤抖着双手从包裹严实的手帕里拿出两角钱买药,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和村“两委”商量决定给村里的老人每人每月发两元钱生活补助,钱不多,但也能缓解“买零药”的花销。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这“两元钱”也逐渐增加到50元、100元,如今已达到500元。每逢“四节”(端午、重阳、中秋、春节),村里会给老人们买衣服、订蛋糕、发放米面油,请全村的老年人吃餐,百岁老人每年还有1万元养老金。

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好,鉴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生活惯不同,周台子村积极推动,逐渐形成了年轻人住居民楼、60-69岁老人住福利楼、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老年公寓楼相结合的保障体系,避免了家庭矛盾滋生,将个人家庭和谐与村子的整体和谐有机结合,孕育了和谐文明的良好村风。

传家风、正村风,群一心共铸清正廉洁好风

“从小母亲就教导我们,做人要正,要讲良心,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贪,对咱好的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这些年,范振喜一直按照母亲要求的那样做。

2004年,坐落在周台子村的启星矿业改制,许多人自愿出资以范振喜个人名义收购该企业,利益共享,每年至少有几千万的纯利润,几年下来就是亿万富翁,面对巨诱惑,范振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由村集体买进启星矿业,进一步壮了集体经济。

在村廉政文化展室内,一块标题为“这钱是集体的”的展板格外显眼,上面附有一张范振喜交回现金32000元的收据复印件。事情要从1996年说起,当时范振喜因病身体十分虚弱,为了工作方便,他以3000元价格买下村旁几间村集体闲置的旧屋用于居住。2004年,他以35000元价格又出售该房,售房所得扣除购房时花费的3000元全交回了村集体。

对于村“两委”班子成员,范振喜始终把握着廉政方向,新班子上任,尤其是对年轻,头两个月只干一件事——上课。首先要分清“公”与“私”,明白有私心的人在周台子村干不下去。

在范振喜的重视下,村委专门开展了家风和公德活动,请专家学者就这些专题来村讲课,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等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道德模范的层层评选活动。村小学建起了“父母学堂”,倡导“父母好好学,孩子天天向上”的家教理念,对村里的孩子进行感恩孝亲教育,评选出最美孝心好少年24名,让“孝”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村里还通过家庭约束员干工作时间以外的行为,构筑起家庭廉政护堤坝,促进员干用家训约束言行,带动民风更淳、村风更正、风更清。

这些年,镇里多次给予范振喜个人奖励,但全奖金都被他入到了村账上,自己分文不取。

周台子村在村务、务公开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村内重事项逐户征求意见”制度,对村民最敏感的财务收支实行“联签”制度,每笔支出必须由村班子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共同签字才能入账。“村里有时要采购办公用品,不管物件小,没有人会单独去采购的,必须是两个人以上去,这样有个制约,回来后及时将单据交到会计手中。”范振喜说道。财务制度的公开透明体现了村干的廉洁奉公,深化了干群之间的“鱼水情”。

近年来,周台子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组织、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幸福村庄、美丽休闲乡村、河北名村”等多项、级荣誉。

“遇到问题要迎难而上,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 30多年来,范振喜用实际行动,践行入时的诺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员的初心。

强产业、振乡村,开启“生态强县、美丽滦平”新征程

实施乡村振兴,是的作出的重要决策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未来五年,滦平县坚持以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引领,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坚持以高质量的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统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于一体的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周台子村与全县同频同振,坚持产业强村、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为保证产业的持续发展,防止资源枯竭,让村民生活更富裕,周台子村依托当地铁矿资源,发展铁矿开采,将零散的农业用地集中经营管理,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促进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目前,全村集体和私营企业发展到16家,各种运输车辆300多台,形成了以农业、矿产品加工、轻工建材、商贸物流、餐饮服务共同发展的格。村集体通过产业发展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为村民福利奠定了坚实保障。村委通过制度将村民福利固定下来,村民都可以分享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获得如养老、就医、、上学、水电、供暖、菜补、节日贺礼等十多种福利和年终分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以来,周台子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以矿山披绿为主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结合矿山“披绿工程”修沟垒坝护坡动用土石方40万立方米,栽植树木50多万株,山体绿化率达到85%,为全县生态文明贡献了力量。“我们是一个依赖矿山资源‘起家’的山村,但绝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路子。”范振喜说,下一步,周台子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全域生态文明。

周台子村的发展变化是滦平县全域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滦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旺的乡村振兴产业链,不断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广泛培育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持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不断推动形成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风廉洁的精神风貌,奋力开启新时代“生态强县、美丽滦平”现代化新征程。(通讯员师伟、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