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海波、曹丽颖、刘嵩晨、张安) 2月13日一场春雪飘飘洒洒,塞外地银装素裹。第二天,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西窝铺村街上、村委会院子里来了不少村民,拿着铁锨、握着扫帚,有的开着家里的电动三轮车,正在清运积雪……让西窝铺村支白树申感动不已。
西窝铺村群众自发向善向好并非个例,在全县记录在各村“道德银行”账簿上参与村务管理、乡村治理的事例达到万余件。丰宁创新探索“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德治模式,为乡村治理凝聚深厚的道德、精神、文化力量。
探索建立德治教化模式
“银行”存储道德。7年前,丰宁胡麻营镇河东村较富裕,但村支王福国发现村民、喝酒闹事儿的屡见不鲜,成为乡村治理很头疼的事。他开始琢磨,怎样治理才能让老百姓改掉这些陋?一次外出学让王福国受到启发。回到村里后,了丰宁第一家“道德银行”。“道德银行”就是用来存储道德的,村民谁做了好事儿都会在“银行”里存入相应的积分,在年中、年底披红戴花接受表彰。
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河东村表彰会表彰道德模范。
2015年5月18日晚,村民纪廷贵发现一辆摩托车倒在河东村榆树沟桥南,驾驶员满脸是血,立即与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施救。纪廷贵开车将伤者送到医院,另一村民钱文厚则为伤者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事后,“道德银行”管理员钱文举在账簿上郑重地写下第一笔记录。以后化解邻里矛盾、调解土地纠纷、参与疫情防控、主动排查矛盾线索、打扫楼道卫生等都记录在了“道德银行”账簿里,河东村“道德银行”的账簿也越来越厚,每一页记录都折射着乡村治理的影子。
建个超市换取实惠。罗锋是民建驻黄旗镇乐国窝铺村第一,“爱心超市”是他探索乡村治理的新举措。2018年9月,经罗锋联系,通过企业捐赠等方式,丰宁第一个“爱心超市”在乐国窝铺村建成。洗衣粉、锅碗瓢盆、各种家用小电器……超市货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这些商品的价格不是按元而是按“分”来计算的,这个“分”就是村民通过做好事存在“道德银行”账簿上经过道德评议组织认定的评定的不同爱心分值,村民可以凭爱心分值的积分卡片到爱心超市兑换实物。
去年7月乐果窝铺村组织了规模最一次积分集中兑换。“超市几乎被搬空了,可我的心却被填满了。能兑换走那么多东西,村民们得做了多少好事儿啊!我还用愁这个村子的风气不好、乡村治理难搞吗?”乐果窝铺村支王振北对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充满自信。
丰宁顺势而为,把“道德银行”与“爱心超市”资源整合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德治教化模式应运而生。
五道营乡五道营村村民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推动德治模式落地见效
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府坚持把“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德治教化特色品牌竖起来,建立统筹推进的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参与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迅速在全县推广并确保落地见效。
健全制度推动。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道德银行+爱心超市”三年行动计划》《道德银行积分奖励制度》《爱心超市货物进出登记制度》《爱心超市日常管理制度》《“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公示公开制度》等文件,将“道德银行”和“爱心超市”有机结合,培树德治品牌,用制度推动德治教化。
资金保障牵动。28个乡镇(街道、区)委牵头,采取自筹资金、包联领导帮建、帮扶单位共建、民营企业捐建等方式,建成道德银行322个、爱心超市310个,实现村居全覆盖,各村居建立道德评议组织,抓好道德行为的存入、建立爱心超市两个关键环节,府每年拿出奖补资金1200万元,确保“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健康规范运行。
治理实效带动。坚持把“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工作列入平安业绩考核,促进德治与基层建相融、与乡风文明共建、与社会治理相接,村风民风更加淳朴,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目前“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共记录好人15000多个、好事28000多件,全县共建成级文明村8个、级美丽乡村56个、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