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王蕊)9月9日上午10时,在河北隆化县山湾乡山湾村的幸福养老院里,人头攒动,红灯高悬。一场爱心午宴,正在悄然进行。
院子中间,30多位老人,笑容满面。在他们的正前方,一面写有“弘扬孝道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幕布,格外显眼。“今天,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要弘扬传统孝老文化,让老年人乐享幸福生活。”乡委滕丽华说。
图为山湾村老人正在品尝爱心饺子宴。通讯员王蕊摄
在幸福院边上的一间屋子里,十几名志愿者,和面、拌馅、擀皮,井然有序,他们正在为这些老人,准备着这场饺子宴。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老人包饺子。通讯员王蕊摄
“在我们乡的小杨树沟和皮匠营村,也举办过这样的活动,以后我们每月九号,都要举办这样的活动。”滕丽华说。
近年来,山湾乡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在精神中,特别突出核心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春风化雨”作用,了道德促进会、妇女之家、志愿服务队等,定期组织开展《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学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服务百姓群众,让文化落地生根。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滕丽华说,要特别感谢香港小母牛在其中发挥的“桥梁”作用。香港小母牛是一家公益慈善机构,主要通过在贫困村镇发展小母牛产业,践行“汇聚爱心、消除贫困”的使命。2018年,香港小母牛走进隆化,落户山湾和郭家屯两个乡镇,通过发展生态养牛项目,已经惠及2000户贫困户。
图为爱心饺子宴活动现场。通讯员王蕊摄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想要的幸福生活,不就在眼前嘛!”此时,院子里老人们越聚越多,王钟的情绪越来越高。作为香港小母牛隆化区域的高级顾问,王钟介绍说,项目不单单是做产业,更重要的是给群众送思想、送精神,激发其内生动力。而这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山湾乡与香港小母牛合作以来,已组建11个农民合作社和187个“文明十二家”互助组,以此为依托,组织农民学文化知识,说事理事解决事,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文明十二家,主要是依据核心命名。比如诚信之家、敬业之家等等,互助组长对所负责联系的十二户家庭,帮助协调解决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矛盾调处等事小情,让自己的事自己管,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滕丽华说。吵架的少了,不赡养老人的少了,懒汉少了,而“我要”“帮助别人”的人却越来越多。
图为爱心饺子宴活动现场。通讯员王蕊摄
“以前在家养牛,最多也就能养10来头,对周边环境污染还很。去年,在乡里和工作队协调下,借了5万元小额信贷买了牛,并入驻了水电配套齐全的养牛帮带小区,现在小小的肉牛有70多头。”从贫困户变成了养牛户,村民庞玉苍表示,政策送上门,还得自己主动“干”,今后会继续扩规模,带动更多人增收。
今年40多岁的王文,和村里闹过矛盾,上过访。但自从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利用小母牛项目提供的8000元“礼品金”和自己的积蓄,他购买了一头乳牛。前些天,乳牛又下了一犊,一头变三头,按目前的市场价,也有了近5万元的收入。“要创业、靠诚信,无邪念、不取巧,献爱心、共发展……”。昔日的“户”变成了村民口中的“土诗人”,王文说,合作社“共同体”的理念改变了他。
已近中午,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畅谈着今后的小康生活。屋外,风轻云淡,花香四溢,一片温馨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