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白子军、郝天娇)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承德双滦区偏桥子镇坚持“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要出彩”的理念,深刻认识开展史学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以“三个三”形式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推动史学教育走深走实、入心入脑。
建立“三个清单”让史学教育开展保质提效
建立学清单。将必读书目列入学清单,采取每周五下午集中学和零散时间个人自学的方式开展学,通过认真研读史基本著作,全面了解百年奋斗的光辉和历史性贡献。
排查问题清单。以问题为导向,深耕学教育田,各村支设立自己的学小组,认真分析本村员队伍的学情况,理清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点,列出清单,边学边改,确保史学教育稳步推进。
谋划实事清单。要将史学教育成果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各村支谋划“三件实事”。紧扣实践需求,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列出实事清单,抓好史学教育,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整个史学教育取得实效。
采取“三种形式”让史学教育宣传有声有色
镇级公众号线上普及。充分发挥美偏桥子公众号的平台优势,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每日推送一篇历史上的今天,并转发到各村、各支群;精心策划和组织主题活动,如:“学史·颂恩”书法比赛、红色故事会等,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发挥村级喇叭作用。各村安排专人负责,每日播放一个史小故事,营造全民学史的氛围。
建立一支宣讲小分队。在各支建立3-5人的宣讲小分队通过入户宣讲、发放学宣传单、开展专题课等形式,用基层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鲜活、生动、真实的史,建立长效学机制,推动偏桥子镇广泛兴起史学教育的学热潮。
开拓“三个渠道”让史学教育成效走深走实
偏桥子镇针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就业创业、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拓三个渠道,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通公众号线上留言;线下设置意见箱,在各村支设置意见箱,定向收集各村支意见,解决各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设立实事专线电话,对外公开镇史学教育办公室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接听,收集群众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