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金潇)近年来,承德宽城亮甲台镇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形势,坚持从挖掘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四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推动亮甲台镇人才工作走深走实,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
重摸排,在发掘人才上下功夫。以村为单位,乡村本土人才工作小组,对各村在外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高校学子、务工技能人才等重点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同时,深挖各村“土专家”“田秀才”型人才,对种植高手、养殖能手、能工巧匠、农民企业家能进行筛选、登记、分类建立台账,目前我镇共有登记在册本土人才36人。
多模式,在培育人才上下功夫。将各村本土人才划分为生产经营性、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整合人社、农业等门资源,利用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结合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培训,如,以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为主题的培训重点组织种植方面的本土人才参加培训。切实做到培训内容与受训人员相对应,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去年来,亮甲台镇组织开展中草药种植、蔬菜种植等系列培训共3期205人。
搭品台,在使用人才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本土人才贡献力评价机制,对发展产业、乡村、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乡村本土人才,动员入并纳入村“两委”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尽可能地施所能、展才华、显身手。对积极创新创业,真正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才,在土地流转、农业设施基础、金融信贷、农业保险、产业扶持方面给予倾斜。目前,亮甲台镇9名本土人才纳入村两委后备力量,15名本土人才向组织递交了入申请。
强保障,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加强对乡村人才的领导,建立健全适合亮甲台镇实际的人才培养、管理、激励、保障长效机制。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治理等,着力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医疗服务、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同时。以乡愁为纽带,加强与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的沟通交流,让他们真正地留在家乡、服务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