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赵丹丹、毛慧敏) 燕山深处、长城脚下,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全长36公里的滦河生态修复工程让滦河恢复了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秀美景观,如今,这一泓清水内形成的十里画廊、蟠龙洞等景观成为游客假日休闲、竞相打卡的好去处。
近日,承德市“秀美河湖”评选结果公布,全市共有5条(段)河湖入选,滦河宽城县段榜上有名。
据宽城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曾经河道乱堆、乱建、乱采、乱占现象屡禁不止,给滦河生态造成了一定的负担。2020年,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目标任务的年,宽城满族自治县以全面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滦河宽城县段生态修复署。
高起点定位,打响生态修复之战。基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宽城满族自治县以实际行动服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政治责任。自2018年以来,宽城满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深入开展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了由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委、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共444人组成的县乡村三级河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门领导主动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滦河宽城县段生态修复的强合力。
举全力治理,全面打造秀美河湖。宽城满族自治县以河湖“清四乱”为总抓手,采用定期排查、不定期巡查、随机抽查、明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编制了全县主要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对方案中涉及的40个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和复核,对6条流域面积为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重新进行了划界复核,对10条流域面积为50-200平方公里的河流进行了划界竖桩;先后组织开展4次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6处。县乡村三级河长全员出动,开展巡河4万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7个。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轮地表水和市五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河湖治理成效明显。
手笔谋划,夯实常态监管机制。河流生态,重点在治,关键在管,宽城满族自治县始终将滦河水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坚守生态红线,坚决落实水污染防治举措,形成了日监管、周汇报、月调度的常态化管护机制。随着宽城满族自治县河湖治理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县委府将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一切以保护滦河的“一泓清水”为核心,坚决守住“底线”,不断追求“高线”,坚决扛起承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的政治之责、发展之责、民生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