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贾艳双、王乙竹)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河北承德市兴隆县民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持续巩固成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家营镇早子岭村阳光低保听证会。
严格落实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多门联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坚持低保办理阳光听证、阳光公示、阳光审批制度,确保符合政策人群应保尽保。进一步规范“单人低保”认定程序,适度加城镇重度残疾人低保保障力度,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三级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依靠其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抚养,家庭生活相对困难,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参照单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开展史学教育以来,全县新增农村低保111户118人,现有低保10648户13763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17.4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有序开展特困供养工作,实现“应养尽养”。将农村建档立卡人员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及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实现了应救尽救、应养尽养。3月以来,新增特困供养人员16人,为特困供养人员2502户、2532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264.53万元。对特困供养人员进行能力评估,精准划分照料护理标准,认定完全丧失生活能力87人、分丧失生活能力108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2337人,3月以来累计发放护理补贴89.85万元。
抓好儿童保障工作,实现“应救尽救”。严格执行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定义和认定条件,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确保“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对象信息录入率、准确率100%。做好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开展史学教育以来,为全县61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