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扎实帮扶围场
累计落实精准资金1亿余元,实施项目28个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看着圈里的牛由最初的3头变成现在的6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兰旗卡伦乡二把伙村村民刘满库心里总有一种幸福感,干活也越来越有劲儿:“6头牛值个好几万。有了致富牛,奔小康不用愁!”
今年47岁的刘满库,左手缺失,属于三级残疾。全家5口人,3个孩子上学支出,家庭没有收入来源,极度贫困。
开滦集团驻村工作队宣传产业就业政策,帮助刘满库申请小额贷款,购买了3头牛,日子一下子就有了希望。
开滦集团真帮真扶,让刘满库十分动情:“政策这么好,开滦集团拿我家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我们自己也得自强。”
说到就得做到。看到山上蘑菇多,刘满库购买了蘑菇烘干设备。刚开始不懂技术,烘出来的蘑菇品质差。驻村第一刘福秋及时请来烘干能手,手把手教他烘干技术。现在刘满库烘的蘑菇品质好、价钱低,受到经销商的青睐。
刘满库一家的变化,是开滦集团助力的一个缩影。
打赢战,国企显担当。从2017年开始,开滦集团全面启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及9个贫困村的定点工作。该集团发挥企业各专业领域优势,扎实开展产业帮扶、健康医疗、文化教育、消费、结对帮扶等惠民工程,助力结对帮困地区实现目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累计落实精准资金1亿余元,实施项目28个,连续4年开展消费,落实暖心惠民资金280万元,助力结对帮扶的围场及9个贫困村全出列,1340户300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达到标准。
产业是的焦点、难点,也是根本之策。开滦集团坚持企业捐赠紧跟项目原则,连续3年共捐赠9000万元,实施“五包一”产业项目。其中,6550万元用于围场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带动27个贫困村、136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并保持20年收益;2450万元用于木兰林业苗圃基地项目,惠及兰旗卡伦乡7个贫困村522户1330人。
推动村级产业,注入发展活力。量身为9个贫困村定制可持续发展项目,打造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可持续。2017年以来,先后落实帮扶资金1069.2万元,实施了包括海字村分布式光伏、二把伙村金莲花种植、苇子沟村多功能储窖等28个项目且初见成效,惠及贫困村民1340户。
坚持医疗下乡,义诊送药筑起健康防线。自2017年以来,先后14次组织开滦总医院医疗专家深入贫困村提供健康咨询、宣传医疗健康知识,为村民查体,送去价值近30.4万元的药品,受益群众达2100余人次。
传播企业爱,为贫困群众送去深情厚谊。将集团内“置爱之家”和“金秋助学”品牌活动向帮困村延伸,发放爱心物品2400余件,助力32名考入中专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圆梦,每人给予5000元救助金,先后发放16万元助学金;关爱贫困地区孩子用眼健康,为围场中小学生捐赠护眼资金15万元。
突出文化引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设置100万元活动基金,用于开展扶志扶智活动。2019年以来,各驻村工作队谋划各类思想教育、培训交流、文化娱乐、文明创建等活动100余场次;实施“技术”,集中购买一批涉及政策、科技、农业等方面书籍和杂志,建立贫困村简易图书室9个。
抓实结对帮扶,提升工作满意度。积极发挥企业后盾作用,落实走访联系制度,每两个月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尽己所能救助困难群众。自2017年以来,开滦集团共组织帮扶责任人集中走访17次5418人次,入户18997户次,发放慰问品118.69万元。
深化消费,助力稳定和长远发展。自2017年以来,组织定向采购围场农副产品,连续3年帮助围场销售农副产品3910万元;开展驻村工作队自主帮销活动,帮助贫困村销售水果、牛肉、蘑菇等约39万元;运用消费平台,发挥网络优势,组织企业食堂开展物品采购,完成75万元采购任务,营造了人人参与消费、支持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