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董立男、赵淑芬)近年来,承德兴隆县司法围绕“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促进社会和谐”目标,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严格入矫接收、教育帮扶和解除矫正全链条管理,全面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工作。截至2021年4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567人,解除矫正1351人,社矫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零。
细化调查评估,把好入口关。围绕拟矫正对象一贯表现、社会影响、村委会意见等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特别是询问受害人、拟矫正对象家属、村干及邻居意见,严格综合评估拟矫正对象的社会危险性和再犯罪可能性,客观公正填写调查评估笔录,经充分讨论评估,慎重作出能否适用非监禁刑罚的建议。同时,对新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做好入矫宣告工作,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强化教育帮扶,把好管理关。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和带领社矫对象参加活动等方式,培养社矫对象规则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清明、国庆期间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防火期内开展防火教育和护林防火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严查、酗酒、酒驾等违纪违法行为,每年还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队列训练、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此外,对社矫对象在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县司法联合民政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帮扶和生活帮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信心。
实化考核举措,把好解矫关。矫正期满前,司法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进行解矫前考核,通过谈心谈话,详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向和认罪悔罪意识,经社矫对象本人写出汇报总结、矫正小组作出考核评价,依法办理解除矫正手续。矫正对象解除矫正转入安置帮教后,司法工作人员还定期进行帮扶,帮助安置帮教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他们能重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