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 通讯员彭勃)近年来,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用扎实走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员干,推动提升“不想腐”的自觉。
常态化“咬耳扯袖”,防止小错误发展成问题。督促各级领导干落实“一岗双责”、严管所辖,对分管范围内员干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谈话,提醒纠正偏差、防微杜渐。县纪委监委为全县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印发《践行“第一种形态”记实手册》,对日常开展的间交心恳谈、民主生活会上批评恳谈、任前廉政谈话、一般性反映提醒谈话、苗头性问题警示约谈、轻微问题诫勉谈话等情况,详细记录、签字背书,谈话后跟进监督整改情况,防止“雨过地皮湿”。近三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累计开展记实谈话逾万人次,让严肃的“咬耳扯袖”成为常态。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该县纪委监委对每一件问题线索精准分析研判、精准把握政策、精准追责问责,实事求是作出相应处理,确保当事人心悦诚服,知错认错改错。今年以来,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1人次,其中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97人次,实现从惩治极少数向关注多数拓展。
回访教育有“温度”,关心关爱“不抛弃”。出台《关于对受到处分或处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的工作办法(试行)》,扎实做好受处分或处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帮助其解心结、卸包袱。同时,强化管理,对主动改正错误、工作态度积极、作风转变明显、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在处分(处理)影响期满后,及时将其表现和回访教育情况向组织人事门出具书面说明,向其所在组织通报,作为干选拔任用的参考,切实解决“一惩了事”“一处了之”问题。去年以来,重点回访教育35人次,让受处分或处理人员由“灰心”变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