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贾晓颖、张硕)近年来,承德兴隆县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理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通过落实各项举措,打造投资置业“洼地”,切实为群众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压缩审批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在政务服务开设企业开办专区,安排4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服务,税务门已进驻,人社门已进行业务授权,印章刻制服务可扫二维码办理。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名称登记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企业设立审批时间已压缩至4小时,办件类型由承诺件变为即办件。牵头开展全县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制定全县实施方案,将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措施,分类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投资类、核准类和备案类社会投资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54、51、49个工作日以内。
聚焦“互联网+”,充分发挥审批系统作用,形成了以承德市行政审批系统为主,门原自有系统为辅的网上审批机制,将已划转的行政审批事项全纳入承德市审批系统网上审批,做到审批事项进系统,系统之外无审批,审批过程可追溯。先后分五批编制并公布了“承德办事一次成”事项清单、“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清单,通过门户网站、河北政务服务网等多媒体平台对外公开。按照“五级四同”目标要求,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实现线上线下事项名称、编码、法律依据、事项分类统一,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县域“全流程网办”不断推进。构建完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流程网上办理,为加快“办事一次成”向“办事不用跑”转变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规范运行机制,开创企业发展服务工作新面。组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接待、咨询、协调、督办职能,采取座谈会、走访企业、实时联络的方式,主动沟通,提升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排忧解难。自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为共为企业解决问题622个。增加乡镇服务企业发展职能,对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发展的工作职能、要求、台账等重点内容逐一进行明确。全县20个乡镇的“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已全挂牌运行。三是推进工作服务站和服务代表全覆盖。按照“一对一服务、专对专派驻”原则,建立固定工作服务站19家,并派驻专兼职服务代表68名,采取“代表+行业”、“代表+领域”、“代表+区域”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全县1951家企业工作服务站和服务代表“全覆盖”。
加快乡镇步伐,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分期分批先后向乡镇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2项、公共服务事项58项,在充分考虑事项办理量的基础上,从赋权清单中筛选出办理量的高频事项,进行优先配属,已在乡镇一体化平台配属事项62项,20个乡镇完成了网络环境搭建署工作,截至目前,全县20个乡镇共办理各类业务1459件。按照“划分区片,以点带面”的原则,到乡镇开展业务指导,以兴隆镇、半壁山镇、平安堡镇为示范点,带动周边乡镇形成辐射面,各乡镇间针对具体问题随时进行业务再培训,截至目前,乡镇间共通过“以点带面”区域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20次。高标准村综合服务站,兴隆县289个行政村全设立综合服务站,并已全连接政务外网。按照审批难度低、易操作的原则从下放的指导清单中确定32项政务服务事项推送至村综合服务站事项,现已全推送完成。兴隆县被市列为基层网上政务服务提升工程试点。拓宽服务渠道,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发布“不见面审批”网上申报指引,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工作策略,最限度做到了“不见面审批”。推行非工作日“不打烊”服务,科学调配人员,进一步完善轮岗机制,非工作日期间服务窗口7个,倡导预约办理和线上办理方式,推行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确保非工作日服务与工作日服务无差别。制定《“好差评”评价办法》,印发至务服务中心及各分中心。务服务配备液晶评价器23个,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评价渠道,构建实体评价系统,并全面实现了与“好差评”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了线上“一事一评”、线下“一次一评”,全县已收集评价信息21106条。推行免费WiFi、免费复印、免费邮寄“三免”服务,共提供免费服务35000余人次,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