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记者从邯郸市生态环境了解到,截止到当月14日,邯郸市今年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8,较2020年同期下降18.3%,优良天数为212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0天。阶段性完成“退后十”任务,全国排名较去年上升7个名次。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实行分区域、分时段科学管控,适时关注分钟数据、小时数据,及时进行调度,确保2小时内限时削高值。根据气象条件;对303家重点行业企业分别执行常规管控、加严管控、强化管控、预警管控。市生态环境19名领导带队分别到所分包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帮扶指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市生态环境县级领导带队,对永年区、峰峰矿区、武安市、复兴区及工地管控、移动源管控进行督导检查。打通堵点,消除难点,推进基层环境顽疾解决,确保各项治污措施落地见效。
另外,市生态环境抽调1240人,组成19个散煤复燃帮扶指导工作组,由市生态环境副县级干带队,分成620个小组,深入全市各县(市、区)的乡镇(街道)、村庄(社区)开展现场帮扶排查,严防散煤复燃;对全市20个县(市、区)境内钢铁、焦化、水泥、火电、砖瓦、岩棉、粉磨站、铸造、碳素、玻璃、陶瓷、石灰、氧化锌共13个重点行业的所有工业企业开展了专项监督帮扶。
在应急响应期间,市生态环境及各县(市、区)环保门充分运用热点网格、在线监测、无人机飞检等科技手段,对不落实应急管控要求的,实施惩罚措施,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应急管控措施落地落实。(记者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