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34.1% 河北邯郸全力争创森林城市

发布时间:2022-12-01

邯郸全力争创森林城市

去年森林覆盖率达34.1%,较2013年增长10.9%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商利莎)“空气清新,满眼绿色,在这儿骑行真是一种享受。”10月24日,邯郸驴友吴志军再次来到河北武安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骑行。从一座山体裸露、矿渣遍地的废弃地到绿意葱茏的生态公园,生态修复让九龙山重焕生机,成为邯郸及周边群众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34.1% 河北邯郸全力争创森林城市

邯郸持续实施“绿美邯郸”行动,去年森林覆盖率达34.1%,较2013年增长10.9%。图为邯郸滏阳公园。董源摄

2013年实施“绿美邯郸”行动以来,邯郸按照“一屏一圈一轴、十廊串城连网、百镇千村多园”生态布,坚持西山区扩绿量、城区及周边提绿质、东平原增绿效,突出“文化+绿化”“绿网+水网”,构建绿化格。8年间增加森林和绿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去年森林覆盖率达34.1%,较2013年增长10.9%,创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评价标准。

实施山区生态修复。太行山规模造林工程,坚持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相结合,先后启动太行红河谷、响堂山、天保寨等荒山绿化重点工程,近4年完成营造林275.5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7个百分点。矿山修复绿化工程,将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转型等相结合,修复矿山3万多亩,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打造了武安级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城郊生态屏障工程,围绕紫山、佛山、九龙山、康湖、西湖、沁河“三山两湖一河”,全力推进邯西生态示范区,高标准打造了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西湖园博园等景观节点,建成了复兴区沁河郊野公园、武安市东山森林公园等精品游园。

编织环城生态林网。对全市501公里高铁、高速两侧林木提升改造,林带宽度拓宽到两侧各100米,累计完成廊道绿化总里程3158公里。实施环城区、环县城、环村林,对平原区500米、山地丘陵区1000米范围内宜林荒山荒地全绿化,绿化里程370公里。广平县、邱县环县城生态圈,县域内实现应绿尽绿。

水系绿廊绿道。重点在滏阳河等河道两侧宜林地范围内,开展规模造林绿化,构建水系景观绿廊,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曲周县长80余公里滏阳河两侧林业生态绿化带;肥乡区依托团结渠、东风渠,打造绿水相融的花海绿廊;馆陶县永济渠景观林带,沿途构建游园、采摘园,形成水系景观绿廊;名县漳、卫河两侧堤实现绿化全覆盖。

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34.1% 河北邯郸全力争创森林城市

邯郸持续实施“绿美邯郸”行动,去年森林覆盖率达34.1%,较2013年增长10.9%。图为邯郸西环立交桥。董源摄

推进乡村绿化。启动村庄绿化三年,开展“千村绿化”工程,对村庄主要进出村道路、空隙地、庭院、街道、村庄周边、房前屋后、闲散荒地全绿化。馆陶县以不同村庄的文化特色为载体,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村庄绿化典范。邯山区小堤村荣获“美丽休闲乡村”称号,魏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东10县全建成级园林县城。

打造城区景观。主城区开展“鲜花扮城”行动,在路、路等重要道路节点增植海棠、石楠等花木,在植物园、龙湖、丛台等市内公园及艺术中心等公园绿地,栽植红樱、琵琶等彩叶树2.7万余株,主要道路补植绿篱2万余株,营造“三季有花、四时有景、花满邯城”的景观效果。

发展林果花卉经济。把造林绿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林业经济相结合,打造了魏县鸭梨、涉县核桃等优势产业,发展了邱县文冠果、鸡泽县樱桃、邯山区冬枣等区域特色高效产业,林业产值74.9亿元,经济林面积120.96万亩。涉县建成6个核桃万亩园、20个千亩园、7个专业乡、100个专业村;魏县发展鸭梨、红梨、黄冠等果树面积20余万亩,年产值超9亿元。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经营主体180多家,林下经济面积17.8万亩,产值近3亿元,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峰峰林下育苗、涉县林下药材、临漳县林下油牡丹、成安县林下养殖等效益显著。积极发展以森林为依托的旅游休闲新业态,建成了峰峰药王谷、涉县王金庄万亩梯田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邱县“文冠庄园”田园综合体入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为破解造林绿化资金难题,邯郸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等方式,完善激励、奖励等优惠政策,培育多种造林主体。2017年以来,邯郸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近1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0多亿元,吸引100多家企业、户参与造林。健全管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构筑乡镇和村两级专业管护网络,建立重点地区树木档案制度,倒逼责任落实,确保绿化成效。

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34.1% 河北邯郸全力争创森林城市

从一座山体裸露、矿渣遍地的废弃地到绿意葱茏的生态公园,生态修复让武安九龙山重焕生机,成为邯郸及周边群众休闲旅游的目的地。董源摄

在全社会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邯郸通过举办“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及菊花节等生态科普活动,建立生态科普场馆、教育基地和标识标牌,设立参与式体验式生态课堂,加快森林广场、园林小区,向全社会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市班子每年两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3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上百万市民以捐资出力、认种认养等形式,建成了丛台区紫山、复兴区康湖等七期义务植树基地;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全市12715株古树名木挂牌,古树名木保护实现全覆盖。涉县固新国槐、临漳县靳彭城圆柏、磁县炉峰山果榉等入选全国“最美古树”。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通过创家森林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邯郸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风光秀美的绿色画卷,正在古赵地徐徐展开。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