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邯郸市一季度项目开工活动拉开帷幕,涉县津东高温热媒新材料、广平县北奔新能源重卡专用车等23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项目总投资876.4亿元,进一步为邯郸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开工项目中,性新兴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328.5亿元,分别占比29.0%、37.5%;现代服务业项目27个,总投资68.7亿元,分别占比11.3%、7.8%;传统产业升级项目46个,总投资169.7亿元,分别占比19.3%、19.4%;农业产业化项目13个,总投资34.8亿元,分别占比5.5%、4.0%;重民生项目24个,总投资66.2亿元,分别占比10.1%、7.6%;基础设施项目59个,总投资208.5亿元,分别占比24.8%、23.8%。
这批开工项目亮点纷呈,特色明显。其中,涉县津东热媒新材料生产二期项目在高温热媒领域,一举打破国外企业一家独有的面,填补国内空白;武安市清峰绿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年消纳建筑垃圾200万吨,将形成完整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废弃物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曲周县恒基新型建筑材料项目,综合利用上游蒸气及原料,生产新型绿色环保墙体材料项目;广平县北奔新能源重卡专用车项目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合作兴建,通过先进的整车总装等生产线打造重卡精品;成安县金中科高强度精密紧固件项目采用型零件成型机生产高铁、汽车、阀门等行业配套高端特种超紧固件产品,可极提高产品精密度和轻量化水平;邱县味盟休闲食品三期项目是邱县承接南资北移、壮产业链的典型成果,产品线上、线下远销海内外;魏县魏福食品加工项目,可实现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农村到城市的全过程输送,有效推动食品加工业集群化、品牌化、高端化;鸡泽县瓦特智能物料柜项目,可为中航工业、徐工集团、比亚迪等制造企业客户提供优质智能物料设备、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丛台区闽商厦项目,建成后在促进冀闽两地经济发展、沟通交流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复兴区群众艺术中心项目,将进一步推进该区乃至邯郸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负责介绍说,下一步,邯郸市将积极推动全市项目进度,迅速掀起“开即决战”的热潮,实现项目早开工、早、早投产,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领导干包联。继续实行市县领导干包联,80个重点项目、620个市重点项目分别由市级领导、县(市、区)领导分包推进。建立“问题收集、梯次解决、限时办结、销号”闭环式推进机制,逐级解决项目存在问题。
落实“四三二”机制。坚持“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每季度一次重点项目调度推进会,全年组织两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集中开工活动,提振全市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信心决心。
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对重点项目台账全程,做到对账、交账、算账。每月通报各县(市、区)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项目新开工、项目投产等进度情况,对达不到进度要求的县(市、区)发提醒函。将重点项目纳入市重点工作督查范围,明察,问效。
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土地方面,新增用地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组织申报和重项目,争取更多使用用地计划指标。环保方面,对符合要求的、市重点项目,及时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全力推进项目进度。资金方面,确保重点项目需求,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对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力度。(通讯员裴浩 记者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