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现场观摩会结束后,邯郸市行政审批组织全市政务系统对标学迁安经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助推全市村(社区)综合服务站驶入快车道。
在全市5844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基础上,各县(市、区)按照《邯郸市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优化提升工程“样板间”标准细则(试行)》要求,结合本地经济、产业、文化、旅游等因素,因地制宜全力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样板间”。今年,全市将打造高标准“样板间”综合服务站715个,现已完成602个,预计8月底前全完成。
同时,市行政审批积极与市委组织、市财政、市民政沟通协调,联合推进“三基”,共同打造“六位一体”的格,并与建行、供销社等机构合作,通过“裕农通”“益农管家”等平台,复制推广迁安模式,向群众提供办政务、办缴费、办贷款、买卖产品等多项服务。全市各县(市、区)计划统筹使用各类资金7433.3万元,目前已投入3363万元。
此外,全市政务系统通过创新举措,不断丰富基层服务方式。肥乡区对22项即办事项、28项帮办事项编制手册,分类印制了明白卡和流程图;永年区为村民常办政务服务事项制作了“一次性告知二维码”,并设置了“通”专区;涉县建立“村(社区)综合服务站掌上服务平台”,群众用手机即可查看事项办事指南和相关政策;鸡泽县与供销社联合打造了43个综合服务站+购物超市,群众办事、生活采购一趟清;广平县与新华书店合作,为综合服务站配套电子图书墙,群众等候区常伴书香……
为确保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市行政审批充分发挥市级民生工程推进工作专班的作用,坚持周调研、旬调度、月排队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一线持续加强现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督导及时整改到位。各县(市、区)建立分包督导机制,县行政审批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对综合服务站情况进行包联督导,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实现综合服务站“既建得成,又建得好;既能用,又好用”的目标。(记者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