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7日,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农旅融润 乡约邯郸”为主题的第六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在邱县、曲周县、鸡泽县举办。
没有山水资源优势,平原农业县如何发展旅游产业?承办本届的邱县、曲周县、鸡泽县积极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文旅项目,展现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形象。
9月16日,在邱县食品工业文创园“邱县有礼”展内,百余种特色食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董源摄
邱县:河故道,赏别样花红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上,黄河曾流经邱县……”9月16日,在邱县黄河故道文化生态园,讲解员赵维强向参观者介绍。
如今,邱县黄河故道河面宽阔,两岸绿树成荫。该县对长约680米的黄河故道进行了整修,修码头、建步道,打造了“破釜沉舟”“虎守杏林”“巨桥发粟”等3处主题驿站。
邱县黄河故道连接盛水湾玫瑰产业园,记者走进产业园温室棚,看到艾莎、洛神等10个系列50余个品种的玫瑰花。“产业园占地200亩,采用‘无土栽培+滴灌’模式,年产玫瑰鲜切花1000万枝,是华北地区最的鲜切玫瑰产业园。”邱县农业农村组、长曹金朝介绍,产业园二期的蝴蝶兰组培工厂已投产,三期花卉交易中心项目正在推进。
近年来,邱县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力发展鲜花经济,菊花、文冠果花、金银花、油菜花等种植总面积近3万亩,助力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在邱县食品工业文创园,北京什锦果脯、海盐豆乳味威化饼干、手剥烤核桃……京系、粤系、闽系、邱系4个派系百余种食品琳琅满目。“依托蓬勃发展的食品产业,我们精心打造了邱县食品工业文创园。”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组、长司志辉说,文创园将原县包装厂、造纸厂、纺织厂等闲置厂房盘活利用,按照“食品交易平台+工业文化展示窗口”思路,引进咖啡馆、书吧、电商等业态,了食品一条街、青蛙漫画馆、非遗展示区等文旅项目,集中展示邱县特色食品、本土文化,吸引了批游客。
曲周县漳滏园占地410亩,集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健身于一体。这是9月16日漳滏园分景观图。董源摄
曲周:“农科”研学游,忆往昔岁月
曲周县围绕农业科技研学,打造了“一廊串三珠”研学路线,“一廊”即滏阳河生态廊道,“三珠”即曲周农业科技馆、漳滏园、农园3处景观。
“发展农业科技研学旅游,是我们的优势。”曲周县委、宣传长王卓说,曲周是科技小院发源地、天然色素之都、全国高端童车童玩具生产基地、华北最的蔬菜育苗基地,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级生态示范园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多项农业科技元素,给“农科”主题研学增添了含金量。
“这几间平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农业学教师石元春、辛德惠等5人来到了曲周县最苦最穷的‘老碱窝’张庄队,开始了改土治碱,农曲周实验站由此诞生。”9月17日,讲解员在曲周农园景区向游客介绍。
景区内的花岗岩石碑上记录着农曲周实验站自1973年以来的发展:从黄淮海平原盐碱综合治理到助力曲周率先实现“吨粮县”,从到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一代代农人为突破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瓶颈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卓介绍,除打造以农业科技研学为主题的曲周农园、曲周农业科技馆外,该县还在滏阳河曲周段沿线两岸了长13.2公里的滨水休闲带,打造了南环漳滏园、北环四角游园、马疃湾等10处景观节点,构成滏阳河曲周“新十景”。
鸡泽:邂逅“辣椒红”,再现《诗经》美
“辣椒不仅能食用,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真长见识。”9月17日下午,在鸡泽辣椒博物馆,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秀泉看了展览后说。
鸡泽辣椒博物馆采用情景投影、仿真场景及微缩模型、光电沙盘等技术,对辣椒的由来、用途、发展前景及辣椒产品等进行展示,观众可近距离感受鸡泽县辣椒文化。
“如今,鸡泽县常年种植辣椒8万亩,年产鲜椒16万余吨,县内有辣椒加工企业130余家,5系列200多种辣椒产品畅销海内外。”讲解员金贝贝介绍,近年来,鸡泽县做做强辣椒产业,不上火辣椒、降糖辣椒等新品不断涌现,还依托辣椒文化打造了集休闲采摘、观光娱乐于一体的辣椒文化休闲旅游带。
鸡泽县与《诗经》有着很深的渊源。相传,秦汉时期,鸡泽人毛亨、毛苌保护《诗经》,汉景帝时毛苌献《毛诗故训传》(《诗经》注本),即今本《诗经》。
鸡泽诗经文化园始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1690亩,今年4月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该园了风、雅、颂区域,用动植物、景观小品、游船画舫等载体还原《诗经》中的美好意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9月17日下午,在鸡泽诗经文化园寻诗径景观处,一群孩子正在朗诵着《诗经》中的名句。
“诗经文化园的中心建筑是博览园,集诗经文化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鸡泽县文化广电和旅游组、长赵静介绍,博览园内正在进行“认知诗经”展,以幻影成像、文物陈列、书影拓片等艺术手段,让游客直观了解《诗经》成经、遭焚、重生、传世的曲折。(河北日报记者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