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邯郸深入实施“气治理十二条”

发布时间:2023-02-26

为着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今年“退后十”目标,结合邯郸市实际,制定气污染综合治理十二条措施。

加快重点行业绿色转型

统筹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碳汇交易,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政策和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推进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工厂,支持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短流程改造,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装机规模。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加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退出和以煤为燃料的锅炉、工业炉窑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2021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60万吨。

坚决有效降低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

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能源消耗对标提升行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加强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没有实现铁路运输的企业,运输车辆全采用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或新能源车。实行重点行业差别化生产调控,科学设定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强化散煤替代和煤质管控

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努力解决15.8万户山区群众清洁取暖,全力做好清洁取暖工程扫尾。各县(市、区)要加快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或无煤区。加强劣质散煤管控,强化电厂、钢铁企业、水泥企业等炉前煤质监测和管控。

加快“公转铁”工程进度

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进煤炭、钢铁、焦化、水泥等宗货物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的型工矿企业及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管道或封闭管廊等,2021年力争建成6条铁路专用线。推进内陆无水港,提高货物直达港口运输能力。

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

全面落实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2021年6月底前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收尾工作,按要求淘汰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推进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鼓励新增和更新为新能源机械。

加强道路扬尘精细化管控

力推进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主要道路“水洗机扫”全覆盖,市主城区及县(市、区)建成区机扫率达到100%。实施城市道路扬尘监测制度,实行“以克论净”和尘负荷考核,严格落实“双五双十”和“六无六净”标准。

强化建筑施工和城市裸露地面扬尘管理

严格落实《邯郸市扬尘污染防治量化问责实施办法》,持续传导扬尘治理工作压力,实行降尘量月度通报排名。强化督查执法,力开展国土绿化。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全覆盖。

推进臭氧污染综合治理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加强VOCs和NOx协同控制,逐县确定最优臭氧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加强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力度,全面实现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精细化管理。严禁市主城区及县(市、区)建成区露天烧烤行为。

强化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管控

建立完善巡查排查制度,强化宣传引导和执法监督,落实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监管职责,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确保露天焚烧火情“发生即发现,发现即处置”。实行全区域、全时段、常态化禁燃禁放爆竹。

加强矿山扬尘深度整治

按照《绿色矿山规范》要求,推动全市所有露天矿山绿色标准化。对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进行综合治理,2021年完成26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

深化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对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工作实施市领导分包负责制。重点区域内严格实施空间准入和环境准入,建立清单,对列入清单的行业要加执法力度,限期退出。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