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白增安 通讯员何庆丰、李昕宇)“原来小区门前道路坑洼不平,现在又宽又平整;路两侧的违章建筑拆除后,环境更优美,现在我一出小区走着放心,看着舒心。”家住邯郸市邯山区水利北路农林家属院的王阿姨对门前改造后的道路赞不绝口。这条名叫水利北路的小巷经过改造提升,打造成荀子文化特色街巷。
图为改造后的邯郸市区小街巷。
今年以来,邯郸市城市管理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稳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实施了主城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对542条小巷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坚持民意优先,为了让背街小巷这些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既便民,又能能体现城市的特色和品位。有关门在当地报纸、电视台开设“小街巷换新装,邀您来参与”栏目,先后征集小街巷改造群众意见300多条,分类归纳后融入小街巷的改造方案。组织市容、环卫、市政、园林、乡办(街道)开展联合摸排调研,走访周边群众,碰头会,从便道路面、公共设施、市容环卫、公益宣传、绿化景观、路灯照明等六个方面收集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逐一造册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清理公共空间私搭乱建,道路沿线实现了无私搭乱建,无私设棚亭,无私安地桩、地锁、隔离墩等设施,无违规圈占公共空间现象,拆出了城市便民空间。
图为改造后的邯郸市区小街巷。
围绕路平、灯亮、整洁、有序、多绿、靓丽的整体改造目标。邯郸市城管门和各区委(管委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开展。按照每周一调度的频率,倒排工期,对背街小巷改造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推进。选取了基础设施最差的85条道路重点打造,对小街巷自来水、燃气、污水等管网摸底排查,编制交叉作业规划,与小街巷路面改造同步,避免拉链工程。统筹排水方案,逐路明确小街巷的排水走向,做到雨天不积水,防止城市内涝。将小街巷的绿化美化方案统一编制,做到“绿化一条线,美丽片”。明确各门和乡(镇)、街道的具体责任,全面开展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工作。将背街小巷与周边的老旧小区整治相结合,同步推进。对标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入手,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先后共清理占道经营1万处、小广告6000处,规范停车泊位5000个。开展道路坑洼专项修补,共修补道路1000余处。拔除废弃线杆3000个,清理架空线2万米,背街小巷容貌环境明显改善。对道路沿途的绿化游园同步进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共补植行道树1000余株、绿地5000多平方米,新建提升街边游园8个。将夜景亮化和小巷改造提升工作相结合,重点对复兴区10条街路两侧主要节点和园博园93处建筑物(包括游园、公厕、垃圾站)进行了亮化。
图为改造后的邯郸市区小街巷。
在对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中,除改造路面、管网、绿化外,有关门还按照群众的意愿积极谋划特色小街巷。在具备条件的小街巷增加健身器材,在适当地段增设宣传栏、休闲桌椅等,与体育门联合打造30分钟健身圈,设立拥军宣传小街、学生安全教育长廊、健身步道、邯郸文化宣传街等,打造精细管理示范街,变脏乱差为区域景区和网红打卡地。打造太极文化、荀子文化、成语典故、休闲、学生安全教育等特色文化街巷,对沿街墙体进行精心设计和立体式包装,环卫保洁严格落实道路清扫保洁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背街小巷机扫率。打造样板路,全面提升背街小巷服务功能。长度仅300余米的亚太南门小路上分布着3所学校、一个型社区、50余家沿街门店和一幢型写字楼,原来每到上下学高峰期,车辆拥堵严重。市城管门联合丛台区对亚太南门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将道路从3米拓宽到9米,增设了便道,施划了停车位,并设立了200米学生安全文化教育长廊,一系列为民便民举措受到家长、学校和周边居民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