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状态下,一年只能生长一季的生姜,在我们组培室里,20到30天为一个周期,可以提高10多倍的繁殖率。”近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与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开展了“未来科学家”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
在市农科院研究员的带领下,30多名小学生参观了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展。在市农科院组培实验室,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看着组培架上的生姜、甘薯、马铃薯以及珍稀树木青檀木、朱顶红等组培苗,并不时地向组培室老师询问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超净工作台前,一场朱顶红离体组织消毒、放进培养瓶的过程演示,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种子的定义、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作为“芯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参观结束后,科普活动志愿者还为同学们开展了“神奇的种子”科普讲座。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利用、市科普基地平台,围绕打造农业科普品牌目标,不断丰富完善科普课程,积极拓宽科普阵地覆盖面,将科普带进更多校园,将农业科技梦想的“种子”撒在孩子心田。(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