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瞰”见古城绽新颜——河北地矿地质一队高质量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

发布时间:2023-05-25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贾 李轶楠)“滏阳河水弯又弯,弯弯曲曲绕邯郸,映出响堂景色秀,映出丛台好容颜……”从高空俯瞰滏阳河,清水碧澄澄,悬帆映绿堤。古韵灵动,古城新颜,邯郸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河北地矿地质一队的项目负责人谢磊来说,是电脑上一块块不断变化的遥感影像图斑,也是地质一队地理信息技术团队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坚守,更是城市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的幸福感。

·全面“体检”:见证城市“蝶变”

4月19日,已过23点,位于邯郸市陵园路的地质厦依然亮着灯。谢磊和同事们在电脑前紧张地忙碌着,盯着一个个图斑变化的提取,18天,25个县(邯郸全域、张家口分区域),21000平方公里的地类变化监测任务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

作为2023年邯郸市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重要组成分,邯郸市2023年第一季度地类变化监测工作是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数据基础上,统筹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监测地类变化,发现并提取疑似新增用地、耕地变化、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变化、非耕农用地变化、未利用地变化、围海填海图斑,监测数据库中的推(堆)土、拆除未尽、光伏板区、临时用地等单独图层变化状况,形成最新地类变化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地类变化情况。全项目牵头单位、河北第一测绘院航测遥感室葛梓培表示,地类变化监测作为重要指引和抓手,可以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有效监管,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河北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加密了监测频次,进一步提升了变更调查的工作效能,为城市发展、城市治理提供更便捷、更精确的数据要素。

“你看这是以前滏阳河的图斑,2019年河道宽度才10米左右,2020年宽度也不过20米,周围植被也很少。”谢磊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卫星影像说,曾经的滏阳河,一度水量减少,河面变窄,通航受阻。“护一河碧水,育一方产业,蕴一城繁华。”2020年初,邯郸市启动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下定决心,把滏阳河保护好、利用好、好。如今,这条邯郸的母亲河两岸景色依依,人文灵秀、产业兴荣,滏阳河高质量发展带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全域治水”,造福全市。“你看现在的图斑,河面平均拓宽了30-40米,河岸植被也多了,建筑物也多了,整个区域都繁华起来了。”谢磊说,“我家就在河边不远处,我的工作见证了城市的‘美颜’过程,感觉挺幸福的。”

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开展,将为国土空间利用、治理等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邯郸城市国土空间科学化、精细化治理水平。谢磊所在的《2022年河北城市国土空间监测(邯郸市全域;张家口市分区域)》项目以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收集时相为2022年、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对域范围内所有城市监测内容进行细化和补充,掌握自然资源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类型、面积、范围、分布和变化等情况。在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水网、路网数据基础上,监测更新水网、路网数据,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城市体检评估和用途管制等国土空间治理工作。自2020年起,这个团队为邯郸市区及全县区1.2万平方千米的区域提供城市空间变化监测数据,也见证了邯郸城市更新的速度与成果。

谢磊的同事马勇翔清楚地记得,2020年他与外业小组成员进行外业核查时,连接支漳河两岸的仅仅是一条狭窄拥挤的小通道。“你看现在的图斑,新建的赵王街跨支漳河桥全场长398米,宽37米,塔高45米,现在正式命名为东湖桥。”马勇翔说。作为河北第一座、全国第二座双层悬挑共体式斜拉桥,东湖桥已成为邯郸市新晋地标式建筑,通车后,邯郸市赵王街邯临公路至路段实现全线贯通,将对提升市主城区道路承载能力、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发挥重要作用,为邯郸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反馈”:助力城市宜居宜业

图斑的小小变化,是城市蝶变的见证,也为城市更宜居宜业提供精准助力。

暖阳之下,邯郸经济技术区实验学校的绿茵球场上,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映衬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希望。邯郸经济区实验学校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家住附近罗兰春天小区的居民王雷说,“新学校的投入使用,解决了附近好多小区居民孩子的上学问题。”在谢磊团队掌握的卫星影像上,2020年之前这里只有正在的一片片小区。他们的监测成果通过分析城市监测要素与人口匹配、生活宜居便利、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城市安全韧性、交通网络通达覆盖等内容,反映群众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发现城市在国土生态安全、国土空间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从规模、结构、布、质量、效率等多个角度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邯郸市东作为邯郸市重点发展的区域,住宅小区数量增多,人口数量也明显增多,根据监测情况及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邯郸市加快了该区域城市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周边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提高了东片区城市功能的便利性、宜居性。“新建了学校、公园,各项配套越来越完善,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王雷高兴地说。

地质一队把支建在项目上,让建引领、浸润项目的全过程,激励员干主动担当作为,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克难,将学成果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让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结合往年经验,该队对项目组织实施、技术路线、监测内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环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设计和规定。项目组明确分工、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形成了目标明确、统筹推进的组织保障机制。2022年以来,技术人员在任务区范围内采集近1200个学校,400余个医院,600余个公园与绿地等空间对象,共对近3000块图斑进行实地调查,共拍摄外业照片11000余张,确保监测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城市国土空间监测项目是自然资源履行‘两统一’职责,推进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加快生态文明、推进建立美丽具有重要意义。地质一队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各项工作,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为今后邯郸市开展监测工作奠定基础。”地质一队队长胡东华说道。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是前不久的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确定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河北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成果作为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一分,已纳入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该数据将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推进生态文明方面提供有效支撑。”河北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相关负责表示。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