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宋会娱)邯郸丛台区按照“急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注重建强、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五老” 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该区在全区建立了292个“五老”活动阵地,先后打造了“‘光影中的红色记忆’性教育项目”“柳林青少年书画培训基地”等重点阵地。吸纳859名“五老”人员加入全区“五老”队伍,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精神,常年活跃在青少年教育引导关爱保护一线。联合区教体以课堂为主渠道,邀请“五老”宣讲团进校园开展宣讲50余场(次),引导青少年从小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增强爱、爱国、爱的情怀。组织南吕固中心校、丛台小学等学校以“童心向”为主题,通过穿红军服唱红歌、向老员老战士拜访慰问、邀请八路军将领后代讲述历史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东官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常年组织“五老”和学生志愿者免费教授书法、绘画知识,传播传统文化精髓,受教育的青少年达1000余人次。全区组建“五老”青少年法治教育讲师团,6名讲师面对面宣讲33场次,受众2400余人。
慰问困难儿童。
该区以“儿童之家”为平台,积极发挥“五老”作用,打造“真情关爱家园”,全区187个村(社区)已实现“儿童之家”全覆盖。组建了由10名德高望重的“五老”组成的隔代教育讲师团,走进乡镇学校、农村社区、田间地头,为留守儿童的老人讲授隔代教育方法,防止出现过分溺爱孩子或放任不管等问题,目前已授课23场次,4000余人(次)接受培训。特别是对由其他亲属照顾的12名孤儿,联合区民政等门,定期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学用品,使困境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家庭的温暖关怀。
该区实化品牌,积极培树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品牌和亮点,不断扩工作成效。制作了公益微电影《加油!小旗手》,集中反映了丛台区关工委和基层组织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展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要做法,8月份已在各院线上映。指导全区各中小学将“铸牢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通过设立历史文化长廊,利用黑板报、主题征文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去年,赵都小学被民委评为全唯一的团结进步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