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在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区小米河头村的戴河生态园,满塘荷莲素雅清香,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整体环境优美壮观。但在十年前,这里的环境可是另一番模样。
体育总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 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张小冬:
这边的条件特别适合帆船运动的开展 秦皇岛市特别重视(帆船运动) 所以最后北方总基地选择落在了秦皇岛。
160多公里沙细滩缓、景色旖旎的海岸线是秦皇岛滨海旅游的国际名片,223.1公里蜿蜒山脊间的长城遗址是彰显东方魅力的文化符号。近年来,秦皇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滨海休闲旅游带,推动社区旅游度假模式领跑全国,不断拓展帆船航海温泉体育旅游体验路线,加快山海关长城文化博物馆,重点打造长城文化体验旅游带,让诗和远方在秦皇岛"相汇""交集"。
"京畿海岸,康养",2016年,批准在秦皇岛设立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以此为引领,秦皇岛结合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及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地区,不断集聚人才、项目和产业,集"医、药、养、健、游"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朝阳产业。2021年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8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非凡十年,非凡巨变。
2012年至2021年,秦皇岛市GDP由1083.14亿元增加到1843.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098元增加到42567元,近岸海域海水优良率从82.8%提升至100%。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如今的秦皇岛将生态、旅游、康养完美结合,一个个新兴产业,批高端项目,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增强了产业发展活力。秦皇岛市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