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秦皇岛: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生态港城

发布时间:2022-10-11

7月26日,市新闻办公室“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新闻发布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5月,我市顺利通过两轮评审,成功跻身“第二批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在2022至2024年三年示范期内,我市将围绕打造“安全韧性、生态循环、共建共享”的滨海旅游海绵城市,以海绵示范城市作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重要抓手。三年示范期内,我市将投资30余亿元,完成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建筑、河道水系、雨水管网泵站及老旧小区改造等类海绵城市项目100多项,逐步构建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全面筑牢绿色生态本底,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生态港城。

以项目为重点,着力构建山水城相融的生态空间格。利用我市天然的“山、水、林、田、湖、海”生态基底,构建系统性生态空间格,保护自然水系结构,实现水体良性循环。强化城市蓝绿线管控,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推进城镇排水系统厂网一体化运营,优化防洪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内涝应急处理能力。

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抓住海绵示范城市契机,综合统筹市投资和社会投资,强化问题导向,做好管网现状普查,有针对性地实施包括城区雨水设施改造工程、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等公园绿地、自然廊道、排水通道、老旧管网修复等工程100余个,不断完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城市排水体系,整体提升城市水资源保障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打造高品质绿生活格。统筹流域区域、城市、设施、社区四个层级,识别自然空间布,发挥生态本底优势,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做好水库、河道、洪沟等水体的治理,提升防洪应对能力。新城区坚持目标导向严格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管控,老城区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构建城市蓄排平衡体系。有效发挥绿灰蓝设施效能,进一步做好洪涝潮系统治理。运用“+海绵”理念,一批海绵型道路广场、社区游园、绿地公园等海绵示范项目,新、改建一批海绵小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海绵城市成果。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示范期内,我市计划改造积水点43个,改造雨水泵站10多座,着力提升排水能力,消除积水隐患,有效提升安全保障。实现城区防洪标准100年一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30年一遇,切实保障暴雨天气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居民出行不受阻。

我市将在3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采用“+海绵”模式。结合居民实际诉求完善改造内容,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小区综合整治、景观提升、管线治理协同推进,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空地、荒地和拆违空地,因地制宜地增设停车位、休憩座椅、老年和儿童活动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公园等公共活动区域,进一步拓展小微空间,提升生活品质,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的意义,有效提升居民舒适感和幸福感,实现景观休闲、防灾减灾等综合效益。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加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和改造力度,更好地发挥绿地在城市排水组织和充分利用作用,计划在3年内新建街东段带状体育公园项目、北戴河新区体育公园项目等型综合性公园4个,改造提升6个,新建和改造游园和口袋公园30个。在公共绿地的和改造工作中,将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推广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集雨模块和雨水回用等技术措施,使绿地内的雨水收得住、用得好,同时结合片区内涝防治,扩公园绿地对城区雨水的收集利用能力。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的同时,增强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结合群众需求,设置全龄化的休闲运动场地,逐步形成“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的美好人居生活格。(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