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争先进位谋跨越 经济脉动奏强音 ——石家庄市“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跃升”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09-03

八月的石家庄,满目葱茏,生机勃发。

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金属3D打印设备内,一束束激光飞速跳动,一个个零件逐渐成形,为先进制造“加码”;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内,工人们热火朝天地施工,国内规模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商用雷达研发和生产基地;石家庄国际陆港内,一列列中欧班列鸣笛发车,奔驰向前……

2021年8月16日,我市第十一次代会,提出“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城市中位次每年前移一至两位,到2025年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前30名”的奋斗目标。

目标振奋人心,但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为确保如期实现“过万亿”目标,具体的“行动计划”随之出台。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化各项保障举措……我们看到的是,市委、市炙热滚烫的初心、发展跨越的信心、富民强市的决心——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490.3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00亿元左右”的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2022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上半年保持稳快增长、继续保持全领先,顺利实现了上半年“双过半”。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GDP实现3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在全国42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从近几年情况看,石家庄市上半年GDP总量占全年的比重在48%左右。由此可以预计,经过努力,全年经济总量7300亿元的任务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实践证明,市委、市作出“今年是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这一判断是符合石家庄发展实际的,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未来是可期的;实践证明,石家庄的干队伍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广群众是识体、顾、讲奉献的;实践证明,干工作关键在于上心不上心、真心不真心、用心不用心,只要上心干、真心干、用心干,工作就一定能实现突破、见到起色、取得成效。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今天的石家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有信心,以“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阔步前行,奏响经济脉动的最强音。

主动作为锐意进取

抢抓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委、高度重视会发展,专门了推进会发展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力支持会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石家庄的发展定位,给予了30条高含金量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美丽会城市。

前所未有的支持,让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2021年8月16日,我市第十一次代会,提出“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跃升”的奋斗目标。12月3日,市委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行动计划》,并以市委、市名义正式印发。“过万亿”,有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2022年7月,在认真贯彻和稳住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市出台扎实稳定全市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稳住经济基本盘,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过万亿”提供有力支撑。

“过万亿”,以最强力度推进——

以深入开展“6+1”专项行动开破题,市委、市力度推进经济总量过万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署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问题,完善行动计划体系,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工作落实。

“过万亿”,以最新成果呈现——

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6.5∶29.6∶63.9调整为6.1∶31.2∶62.8,第二产业占比明显提升;同时,第二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1.4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拉动支撑作用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4.3%,同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产业持续发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9%、9.3%、21.7%、15.2%、9.5%。

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28.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7.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8.5%,产业转型全面提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22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6%。累计为产业重点企业发放奖补资金3.84亿元,奖补金额之高、力度之,在我市历史上绝无仅有。

“事实证明,石家庄市委、市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扎实的。”全国政协、研究室原副、市智库特聘专家杨书兵认为,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既定目标实施既定,石家庄市“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说一件、算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今天的石家庄,澎湃、蹄疾步稳,正加速朝着“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奋力前行。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城市发展,产业是支撑。主导产业的确定及推动方式,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市委、市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产业基础,最终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率先突破的两主导产业;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并编制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研究出台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特别是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产业,在奖励资金、产业创新等方面加支持力度,集中优质资源,完善产业配套,招引新项目、壮老项目,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为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增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动力。

一年来,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不断攀升,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走进鹿泉经济区,一幢幢高楼悬挂的企业名称中,“光电”“通信”等字眼随处可见。我市突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先后招引美泰MEMS传感器产业创新基地、普兴电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等上下游项目进驻,依托中电科13所、54所等龙头企业,在通信导航、光电、微机电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规划了总面积2.6万亩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推动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促进产业布调整优化和转移承接,实现了连片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

放眼全市,鹿泉区、高新区、正定县等地都在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一年来,生物医药企业加速聚集,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走进以岭药业的生产车间,智能控温、自动化提取、智能化包装……全链条中机器的高效运转,通心络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明星”产品正源源不断从这里诞生,走向市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以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众多知名药企为引领,我市构建起高新区、藁城区、栾城区等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雄厚,科研人才富集,发展前景广阔。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加快,带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迅速壮。

一年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成色”越来越足——

石家庄安瑞科公司的轻量化、运载效率高的30兆帕船用氢燃料容积缠绕储运气瓶,完成全球首发;“百年老企”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力发展城轨车辆、新能源汽车、环保新材料、冷链物流装备等新板块,掘金高端装备制造新蓝海;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推动机械装备迈向智能化,以技术创新赢得市场青睐……

随着一批批产品以“硬核科技”迈入国际市场、一项项技术的制约瓶颈被突破、一个个企业坚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正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

一年来,现代食品产业的“一极两带三区多基地”产业格正在形成——

君乐宝深耕全产业链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打造世界级好奶粉;益海粮油、洛杉奇、惠康食品、同福集团等重点企业协同发力,产业规模持续提升,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君乐宝乳业集团迈入200亿元乳制品企业“第一方阵”;今年新增128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居全首位。

一年来,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拔节”生长——

从“一站式”消费全满足的城市综合体,到餐饮、文旅多业态融合的特色商业街区,再到数字化消费场景的新零售,我市的商贸服务业紧追潮流,不断提档升级。京东物流园、北国高科技产业园等现代物流布,以供应链串起“流通”;石家庄陆港型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物流枢纽名单,也是我唯一入选的陆港型物流枢纽。

“带着情怀谋事、扑下身子干事、保持韧劲成事。”

今天的石家庄,攀登不止,正着力筑牢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的产业基石。

项目蓄能科创筑基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年来,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在行动”,新引擎被次第点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动力。

项目是鲜活注脚——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谋项目、抓产业、促发展,奋力推动项目上台阶、见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点项目迈上新台阶:市重点项目由去年的352项,增至今年的462项;年度投资从去年的847亿元增至今年的1100亿元以上,增幅均约达30%。市重点前期项目共储备275个,总投资2154.7亿元。“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一批、达效一批”的梯次推进格正在形成。

项目推进速度不断刷新: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7次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4次项目观摩活动,比出了压力、比出了干劲。其中,今年以来集中开工项目1530个,总投资2884.2亿元,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874个,总投资增加1342.7亿元。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普兴电子搬迁项目、石炼化绿色转型发展项目等批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

招商引资步伐再提速:以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基金招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高质量项目引进。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81个,同比增长87.68%。

园区是生动写照——

鹿泉经济区仅用20天就完成了2268亩地的拆迁、清理现场工作,并在腾退的土地上同步谋划了数字技术产业园、封装测试产业园等产业项目。高新区谋划了占地2.4万亩的生物医药园和7000余亩的电子科技园,储备了万余亩的产业净地,实现了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的转变……

一年来,我市坚持“房地产为产业发展让路、插花式为集中让路、土地供应优先保障产业所需”,高标准健全投融资、担保、市政、科创等平台,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园区和低成本园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园区工业产业项目落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和使用高标准厂房,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市区均已实行“标准地”,21个级以上区今年共确定土地收储任务近1.1万亩。

上半年,全市区新签约产业项目近500项,总投资近千亿元,同比均实现幅增长。

创新是源头活水——

创新体制机制再完善。首创性开展市瞪羚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制定出台产业创新中心工作指引。成功实践“产业链+基金+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引进孵化新模式,推动陶瓷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推进“揭榜挂帅”制,促进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推出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新政,先后引进53名高层次科创人才,累计支持科研经费1.1亿元。

创新平台再升级。首批25个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授牌。今年新认定25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全市地域内新增各类级研发平台40家;全市各类级研发平台总量达445家,居全第一。持续深化市校合作,与知名高校签订10个全面合作协议,建立6个技术转移中心、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再增强。新增通合电子等2家企业技术中心、华民药业等12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0家市企业技术中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99家、14791家,均居全第一,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去年同期新增1113家。挂牌上市企业、主板上市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45家、33家。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今天的石家庄,心怀向往、脚踏实地、步履铿锵,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奔驰向前。

开启新征程,喜迎。全市上下将锚定市第十一次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乘势而上、奋发进取,鼓足干劲、接续奋斗,用好支撑之年、关键之年的每分每秒,强力推动我市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早日把“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壮阔蓝图变为精彩现实。

站在新起点,我们砥砺初心再出发! (石家庄日报首席记者 吴温)

地区消息